四川日報 2020年06月05日
□川報記者 李欣憶 王眉靈
“眼界大開,思路大開!”6月4日中午,從宜賓凱翼汽車有限公司搭乘智能軌道交通返回駐地時,自貢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龔煥楷感慨道。
6月3日-4日,全省抓項目促投資現場會走進成都、眉山、樂山、宜賓4市多個在建重點項目考察,學習借鑒項目招商引資、高質量規劃建設、創新服務模式、優化營商環境、加強要素保障等方面的做法和經驗。
參觀者紛紛表示“震撼大,收獲多”。是什么讓他們震撼?又從中學到了什么?
如何引得來?
栽好梧桐樹,借來及時雨
在樂山市建成一期、占地6平方公里的光伏產業園,一個多晶硅產業集群初具規模:全球光伏企業10強集聚3家,晶硅產能全球前三,產業鏈完整。
“規模很大,思路很清晰,照這樣發展下去,實現千億硅谷的目標沒問題。”巴中市委書記羅增斌看過現場后和樂山方面交流,很想搞清楚這些龍頭企業和重點項目是怎么引來的。樂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彤道出“十字真言”:栽好梧桐樹,借來及時雨。
栽好梧桐樹,要先有基礎。樂山利用多晶硅產業優勢,投入50多億元建設基礎設施,打造光伏產業園,再去招引大項目就更有吸引力。
借及時雨,要借得巧妙。樂山借全省成立水電消納產業示范區的東風,推動光伏全產業綜合用電成本降低18個百分點,并利用電價優惠政策大力引入多晶硅企業(用電在多晶硅成本中要占40%),2019年吸引多個多晶硅重點項目落地。
走進天府新區眉山片區的四川天府樂高樂園規劃展示中心,參觀者為樂高樂園的藍圖感到振奮:建成后樂高樂園每年可接待旅客數百萬人次,成為拉動四川文旅產業發展的新增長點。
“沒有重大項目頂天立地,就很難有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眉山市委書記慕新海這句話,讓自貢市長何樹平連連點頭。向眉山學到了什么經驗?何樹平說,文旅要抓重大項目來帶動中小企業發展,像樂高樂園這樣的頂級文旅項目,像磁鐵一樣將產生極強的集聚能力,“引入一個,就可以帶動一批,盤活一片。”
如何留得住?
創新思路,當好保姆管家
“疫情期間搶生產,政府在40天內給我們送了2500人來!”四川朵唯智能云谷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明壽吐露的幾個數字,讓現場參觀的與會代表驚嘆。
復工復產中,許多企業遭遇用工難,宜賓市相關部門得知后,將因疫情影響暫時無法外出的務工人員集中起來,培訓后緊急上崗,“送工到企業”,解了燃眉之急。
火熱建設中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也遭遇缺工人問題。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部總指揮潘剛軍介紹,成都市啟動“春風行動”,點對點接送工人,目前約2.4萬名工人奮戰在施工現場,為搶回工期提供堅實保障。
一路上,省經濟合作局局長陳光浩很關注政府如何提升服務水平來招引項目。宜賓為朵唯這樣的企業,提供“保姆貼身管家”服務,讓他印象深刻。同時,為解決廠房沒建成但訂單不斷的問題,去年6月,宜賓市緊急為極米科技找到一處1萬平方米的“周轉廠房”,確保企業生產不斷線。
陳光浩感嘆,做好服務要創新思路,四川最近也推出服務招引項目的新機制——實行項目承包制,配備項目承包員,提升政府部門對企業服務的熱情和效率,創造好的營商環境,力爭吸引更多項目和企業落地四川。
如何發展好?
做好融合、協同兩篇文章
建設中的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現場展板的規劃圖讓人震撼——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在這座川南城市36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居然吸引11所省內外知名院校落戶。宜賓市副市長趙浩宇介紹,4年前,當地在高等教育方面還是全省不折不扣的“后進生”——每萬人在校大學生數45.8人,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目前在校大學生達5.7萬人,預計明年會超過10萬人。”
宜賓的教育產業為何能突飛猛進?“堅持高校和產業融合,讓產業平臺支撐高校專業發展。”宜賓市發改委主任陶學周透露,落地的高校和產業院所,研發項目都采取訂單式——落地企業每年根據規劃和產品需求,開出攻關課題和項目單子交給高校,讓高校根據訂單開發,成果可以最快轉化成產品,實現產教融合。
這邊剛離開寧德時代宜賓動力電池生產基地,看完宜賓千億動力電池產業集群發展規劃,那邊就走進凱翼汽車的智能制造車間,看147臺機器人揮舞機械臂焊裝,下線的整車一字排開。
“真是一環扣一環。”阿壩州委書記劉坪感嘆,宜賓汽車產業“無中生有”,形成合理的產業分工體系,實現區域內產業優勢互補,做好了產業協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