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1月23日
醫務人員正在給包蟲病患者進行手術。
■本網記者 宋志勇
“過去得了包蟲病,基本上就只有放棄治療。而現在不同了,在黨和政府的關心幫助下,可以到州醫院進行治療,許多得了包蟲病的病人做了手術都治好了。”談到如今的好政策,石渠縣的包蟲病患者紛紛稱贊。
包蟲病患者得到有效治療只是我州醫療衛生事業平衡健康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國家、省的政策、項目、資金的大力支持下,全州以州級醫療機構為“龍頭”、縣級醫療機構為“中心”、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級衛生室為“網底”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州、縣、鄉、村四級醫療衛生機構硬件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基本實現“布局合理、功能齊全、流程規范、服務到位”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目標。
聚力打好健康扶貧五大行動
大力實施貧困人群醫療救助扶持行動。聚焦“基本醫療有保障”,全面落實“十免四補助”和“兩保三基金”等扶持政策,全州設立衛生扶貧救助基金18個,籌集資金9005萬元,累計救助3.3萬人次,救助金額1074.98萬元。落實貧困患者縣域內醫療救助保障政策,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衛生扶貧基金救助等途徑報銷(救助),貧困患者個人支付比例為6.2%,控制在10%目標范圍內,進一步降低重特大疾病貧困患者的醫療負擔。
大力實施貧困人群公共衛生保障行動。聚焦“全周期維護人民群眾健康”,重點組織開展摘帽縣瀘定的貧困人群免費健康體檢,全覆蓋完成瀘定縣貧困人口免費健康體檢任務。全力推進婦幼民生工程和重大婦幼公共衛生項目實施,全州貧困孕產婦分娩通過各種渠道報銷434.25萬元,基本實現貧困孕產婦縣域內住院分娩“零支付”。
大力實施貧困地區醫療能力提升行動。聚焦“能力提升”,深入推進醫療衛生機構創等達標,實現康定市第二人民醫療創二級乙等、爐霍縣婦幼計生中心創二級甲等、得榮縣婦幼計生中心創二級乙等、瀘定縣婦幼計生中心創二級乙等。2017年全州366個退出貧困村,因鄉鎮衛生院覆蓋、村與村合建等原因,確定318個村衛生室建設項目,已全面完成,完工率達到100%,同步加強合格村醫配備,配備率達到100%。
大力實施貧困地區衛生人才培植行動。聚焦“民族地區人才培植”,著力組織實施民族地區“傳幫帶”工程,依托省內省外對口幫扶,大力組織實施醫療衛生人才增量提質工程,著力強化本土化人才培養,切實提升我州衛計人員服務能力。全州衛生技術人員總量達6369人,同比增長2.6%。
大力實施貧困地區生育秩序整治行動。聚焦“依法生育”, 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不變,持續推進生育秩序整治行動,切實阻斷“超生致貧、超生反貧”鏈。各整治重點縣政府召開了生育秩序整治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工作,全州清理歷年違法生育12872例,征收社會撫養費1496萬元;重點縣政策外多孩率為4.06%,同比下降0.27個百分點。
“以前,家里人生病都會到一百公里以外的甘孜或理塘縣,需要手術或大病治療的就前往州醫院,路途遠、開銷大。現在,家里人看病都在縣醫院,因為縣醫院不僅有先進的設備、更有醫術精湛的醫生。去年,我親戚的闌尾炎手術就是在縣醫院做的,術后恢復也挺快。”新龍縣繞魯鄉卡桑村澤仁翁姆談到就醫發生的變化時這樣說。
多舉措做好包蟲病綜合防治
近年來,我州先后制定《包蟲病防治健康教育規范》,持續加力推進以石渠為重點的包蟲病綜合防治攻堅戰六大專項行動,嚴防工作松勁反彈;繼續鞏固提升石渠縣包蟲病綜合防治成效,探索建立“黨政主導、部門履職、社會參與”長效機制。大力開展包蟲病手術宣傳動員,努力救治包蟲病患者,實現75%以上符合手術指征患者得到及時外科治療。廣泛開展包蟲病綜合防治知識宣傳活動,委托國家統計局甘孜調查隊開展全州包蟲病防治知識總體知曉率評估,石渠縣包蟲病防治知識總體知曉率達到87.94%,同比提高12.23個百分點。
截至目前,全州共篩查92.13萬人,目標人群篩查覆蓋率為79.42%,新發現病人917人,手術治療1230人,臨床治愈1163人,好轉62人,累計治療1.44萬人,現有病人1.22萬人均給予免費藥物治療;全州1804名貧困患者全部納入救助范圍。其中:石渠縣共篩查8.47萬人,目標人群篩查覆蓋率約為95.16%,新發現病人340人,手術治療596人,臨床治愈556人,好轉38人,現有病人5886人均給予免費藥物治療。全州共舉辦專業人員培訓204期,培訓疾控人員1397人次,醫療人員5137人次,動物防疫人員2698人次,健康教育覆蓋各類人群256.93萬人次。
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扎實推進醫聯體建設。州人民醫院先后與德格、稻城、新龍、石渠4縣人民醫院簽訂戰略幫扶協議,全面建立醫院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醫院資產仍歸當地政府,經營管理權交由州人民醫院全權負責的緊密型醫聯體。州藏醫院同爐霍縣藏醫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道孚縣人民醫院分別與成都市363醫院、郫都區人民醫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瀘定縣人民醫院與雅安市人民醫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色達縣人民醫院啟動深度托管翁達鎮中心衛生院工作,衛生院增掛色達縣人民醫院翁達分院牌子,實行“六統一、五不變、兩不同”的托管模式,推進建設縣域醫聯共同體。
鞏固分級診療制度建設。2017年1月1日起,將縣(市)人民醫院、婦幼計生中心納入門診統籌范圍。各縣(市)人民醫院、中藏醫院、婦幼計生中心與州人民醫院、州藏醫院及對口支援醫院簽訂了雙向轉診協議,1至11月全州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250.16萬人次,其中鄉鎮衛生院68.26萬人次,占總診療人次的27.29%,實現雙向轉診1696人次。
扎實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州18個縣(市)累計簽約城鄉居民61.17萬人,簽約服務率達到57.04%,其中簽約重點人群27.95萬人,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達83.05%,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重點人群簽約服務率均達100%。
做好公立醫院醫療費用控制。嚴格按照國家、省關于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工作要求,以切實減輕群眾醫療費用負擔為目標,采取印發控費通知、約談通報、簽訂《控費承諾書》等方式,切實加強醫藥費用控制監督管理工作,著力控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出臺了《甘孜州三甲公立醫院按病種收費改革方案》。
完善藥品保障機制。堅持“五位一體”省級集中上網陽光采購機制,從去年起,州人民醫院、州藏醫院、康定市人民醫院和瀘定縣人民醫院等已全面實行藥品采購“兩票制”。
“著力推進醫改,不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要求,更是我州落實健康扶貧政策的現實需要,既能學習內地的好經驗、好做法,又能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為患者早日康復從體制機制和服務能力方面創造條件。”州衛計委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