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06月21日
本網訊 為摸清我州草原資源家底,查明草原種類、面積、分布情況,構建草原資源管理“一張圖”,科學指導草原保護、修復、利用和管理工作,近日,我州采取“三措施”扎實推進草原基況監測工作。
積極籌措監測經費、引進專業調查隊伍。州、縣(市)林草部門主動向政府進行匯報,在統籌使用中央、省財政林業草原生態保護恢復專項資金的同時,積極爭取本級財政資金,全州18個縣(市)累計籌措經費2900余萬元,通過政府采購引進15支專業調查隊伍開展草原基況監測工作,省下發全州三調草原圖斑275940個,預區劃草班267242個,小班484438個,截至2023年6月已完成樣地監測1600余個,樣方監測4900余個。
省州領導高度重視、集中審定監測數據。省林草局草原資源管理處、省草原工作總站、省林業和草原調查規劃院領導和專家先后5次到我州道孚、甘孜、理塘、石渠、色達等縣現場指導、督促與了解全州草原基況監測工作進展情況。2023年6月9日,在成都抽取了色達、鄉城兩縣集中開展草原基況監測成果展示,專家組對草班、小班區劃、外業調查數據、數據庫因子賦值、遙感影像建模、產量、蓋度相關內容進行審定,強調要對歸一化植被指數(NDVI)計算結果進行再次校驗,提高遙感建模準確性。
規范開展內外復查、確保監測成果質量。2023年7—9月,州林草局將嚴格按照國家《草原基況監測操作細則》、四川省以及各縣《草原基況監測實施方案》,《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關于開展全省草原基況監測數據和成果審查認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對各縣(市)抽檢5%監測樣地進行外業質量復查,同時對內業數據逐一進行復查,切實摸清全州草原資源家底,形成甘孜州草原基況監測數據和成果,申請省級成果認定,為保護好草原資源,推動草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達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