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4年07月17日
我州州縣兩級政協委員圍繞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王昌榮 黃禮霞
從雪域牧場綠草如茵,到高原宜居美麗鄉村,再到藏鄉田園風光如畫……廣袤的甘孜大地,處處充滿著生機活力。
在“同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甘孜實踐”專項行動中,如何將特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一直是州縣兩級政協委員履職的主攻方向和著力重點。近日,州政協調研組前往稻城、鄉城、巴塘、理塘等縣,圍繞高原特色農牧業、清潔能源、文化旅游“三篇大文章”開展專題調研,圍繞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深化三產融合 助力鄉村振興
“當前毛桃的產量如何?”“它在各地銷售情況如何?”“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有什么需求?”……在巴塘縣中咱鎮波浪村毛桃基地,調研組成員與村干部、村民代表圍坐在毛桃樹下交心談心,了解村集體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基本情況和存在問題,傾聽建設發展中的困難和需求,商討破解之策。交流中,州政協委員、巴塘縣政協主席達瓦澤仁建議,要延長毛桃種植加工產業鏈,加速農業現代化,改變以往村集體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不足,投資發展方式單一的現狀,提升產業效益,助力鄉村振興。州政協常委、副秘書長熊維權則表示,在發展毛桃產業的同時,利用波浪村優美的自然風光,開發景點,發展民宿,突出打造旅游經濟,推動農業、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就業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生機與活力。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石。在調研走訪鄉城縣村集體產業時,調研組發現鄉城縣大部分村子都緊扣村情實際,積極轉變思路,抓好產業轉型發展,探索出“藏豬種養+生態養雞+樹椒+羊肚菌”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拓寬了農民就業增收的渠道。同時,調研組還發現,由于該縣整縣整鎮聯村連片上謀劃思考少、集體經濟組織人才缺乏、市場銜接能力不強、知名度不高等問題,導致村級集體經濟產業“散松小”。州政協委員、鄉城縣政協主席達爾比建議,要堅持問題導向,著力破解村集體經濟發展瓶頸,加大鄉村互動、村村聯合、村企結對力度,推動形成村級集體經濟全面開花的良好局面。要探索集體經濟公司化運營模式,依托資源優勢、集體資產、產業帶動促進集體增收,提升村集體實力。
深挖能源優勢 助推綠色發展
“樂拉光伏電站,作為碩曲河古瓦水電站水光互補項目,迄今已輸送出‘高原綠電’近2億千瓦時?!睒防夥娬具\行值班員羅鴻雨介紹說。
“正斗光伏電站是采用牧光互補、光伏+鄉村振興模式開發建設的,在光伏板下,生長的雜草成為了畜牧放養的飼料,通過光伏+放牧方式增加了牧民收入?!编l城縣政協副主席洛絨丁真介紹說。
在調研我州新能源發展現狀及前景時,調研組實地察看了樂拉光伏電站和正斗光伏電站現場,詳細了解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投資、效益發揮、運營管護等情況,并就下一步發展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建議。州政協委員、稻城縣政協主席斯朗娜姆建議,要因地制宜實施集環保性、可靠性、經濟性于一體的光伏發電站項目,建設板上產綠電、進萬家,板下增就業、促增收,板間長綠草、牧牦牛的新能源產業,這不僅能拓寬村集體經濟的增收渠道,也能走出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互利共贏的綠色發展之路。
深耕文化內涵 助力產業振興
近年來,稻城縣利用天文科研、雪山生態、史前文化等特有資源,全力打造“天地人”全時空文化旅游新地標。理塘縣利用“丁真效益”,打造了天空之城、高原山地戶外運動和草原體驗旅游三大旅游品牌。這兩個縣在吸引著大批中外游客紛至沓來時,也興起了休閑度假、山地戶外、空天科考、文化探秘等新興產業,這些新興產業為當地群眾提供了豐富的就業機會,同時也為政府的財政收入作出了貢獻。
州政協委員、理塘縣政協主席王建瓊認為,稻城、理塘作為一個以旅游發展為重點的地區,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但在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中,在深入挖掘文化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還大有潛力可挖,特別是旅游文化內涵挖掘不足,綜合體內均是打卡拍照、售賣商品等旅游服務,千篇一律,游客的文化體驗少,藏文化展示風景游和風俗游結合度不高,文旅融合不充分,存在“有旅無文”的現象。理塘縣政協副主席李新康建議,要立足各鄉鎮區位和資源優勢,積極挖掘旅游文化內涵,結合當地的人文特色、產業特色、資源特色等多方面因素,重視特色文化挖掘和展示,通過舉辦民俗表演、手工藝體驗等活動,讓游客在互動中感受到當地的文化魅力。
……
“通過幾天的實地調研,調研組成員加深了對重大部署、重大項目、重要工作情況及社情民意的了解,近距離感受到了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勢頭。接下來,州發展改革委、州稅務局、州政協相關委室將立足發展所需、群眾所盼、個人所能,深入思考、反復琢磨,精準提煉、認真撰寫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將高質量調研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舉措與成效。”州政協黨組副書記楊慶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