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12月23日
本網訊 按照“穩就業、保民生”工作要求,鄉城縣通過“四精準”抓實就業扶貧工作,確保務工人員有政策、有渠道、有崗位,真正實現就業扶貧。
政策精準。按照疫情期間階段性減免政策規定,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和社保費減免等各項惠企政策,兌現創業補貼、社保補貼等就業專項資金,幫助符合條件、有意愿的困難勞動者就業創業。今年來,發放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4人3.2655萬元,減免39家企業2022人(次)社會保險費190.2萬元,代繳1240名貧困人員2020年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補貼等19余萬元。
平臺精準。完善求職招聘、職業介紹、求職登記的信息平臺,為企業和求職者牽線搭橋,建立“一庫六名單”,加強基礎信息動態管理,按季更新數據,準確掌握勞動力基本情況。充分利用廣東、瀘州等對口支援支持,成功舉辦鄉城縣“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鞏固群眾脫貧成效”扶貧專場招聘會、甘眉園區鄉城專場招聘會、2020年瀘縣對口幫扶鄉城縣就業扶貧線上專場招聘會等4場招聘會,提供4900余個就業崗位,輸出勞動力148人。
崗位精準。建立《公益性(類)崗位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公益性(類)崗位開發管理辦法》等機制,結合公益性崗位援助就業困難人員相關政策,新開發疫情期間公益性(類)崗位319個。針對農村貧困勞動者開展“春風行動”等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發送農民工專班163車次,接送農民工2235人次。截至目前,線上線下發布用工崗位信息5408條,為800余名有就業意向的農民提供崗位信息和政策解答。
培訓精準。按照“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思路,針對貧困勞動者不同需要,統籌培訓資源,大力開展技能和創業培訓,全面提升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能力,實現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截至目前,已完成10個鄉鎮37個班1806人實用技術培訓、6個鄉鎮2213人安全用電培訓、22名就業協理員崗前培訓、48名電商從業者電商培訓、38名村干部和致富能手鄉村振興考察培訓。
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