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08月28日
志愿者為村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
本網訊 理塘縣在省級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中,注重利民、為民,著力提升城市文明氣質,讓康南州域中心城市煥發了新活力。
該縣圍繞“建康南中心城市,創高原特色人居”目標,推進“魅力縣城”“風情小鎮”“美麗村寨”建設。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完成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并投入運營,啟動縣城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正在實施公廁無障礙化改造;開展縣城庭院綠化、節點綠化和道路綠化,城區擺放花卉12萬余盆、種植云杉等3萬余株,基本實現了出門見綠、百米見園目標,縣城綠化率達45%。開展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等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統籌城鄉路網、水網、電網、通訊一體化建設,打好“污水治理、垃圾處理、廁所革命”三大戰役,城鄉環境衛生大為改觀。
為提高公共管理服務水平,該縣實施“高城先鋒”黨建工程,健全領導干部定期接訪、行政效能明察暗訪機制;鄉鎮社區設“三辦一中心”,啟動窗口服務部門“作風大轉變、服務大提升”專項整治行動,推行微笑服務、使用文明語言等,落實“馬上辦、當日辦、三日辦”機制,讓群眾只進一扇門、只跑一次;推動“智慧平安理塘”工程,深化網格化服務管理,健全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法制良序日益彰顯;深化城市綜合執法改革,創新社區大黨委領導下的“精細建設、精準管理、精致服務”,群眾滿意度和安全感得到提升。
該縣深化志愿服務常態化體系建設,要求各單位、各鄉鎮組織13%以上人口注冊志愿者,4個社區、景區、公共文化場所、窗口服務單位均設立了學雷鋒志愿服務站點,按照“有服務項目、有志愿隊伍、有臺賬記錄、有愛心物品”等“六有”標準規范化提供服務;著力暢通市民監督參與渠道,在關注人數最多的新媒平臺“話說理塘”和“玩轉理塘”APP開設“創城直通車”“文明觀察鏡”端口,并整合行政審批局市民投訴熱線12345、縣政務網站“書記、縣長信箱”以及創城專用電子郵箱,暢通群眾參與、監督、評價城市管理渠道。
在全縣600余家餐飲店張貼“使用公筷”“拒食野味”等文明餐桌海報;在社區小區、商場集市、景區、公交站臺等場所及新媒體平臺常態化展播“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公益廣告和藏漢雙語市民文明公約;醫院、康南客運中心等窗口單位均設置了“一米線”提示標識和衛生健康知識宣傳欄;實施“理塘有禮”文明風尚提升行動,創作展播“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6個公益視頻,在城區內打造5處文明城市景觀小品;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上半年開展“致敬抗疫逆行者”“我們的節日清明、端午”、青少年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群眾宣講、送文化下鄉、“學說普通話”鄉風文明等活動,覆蓋5萬余人次;開展“身邊好人”“書香家庭”等典型評比,新評疫情期間甘孜好人2名、四川好人1名。
縣融媒體中心 葉強平 殷潔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