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2年06月16日
成都高新區(簡陽市)對口幫扶甘孜州德格縣
成都高新區(簡陽市)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臨時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成都高新區(簡陽市)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實地考察德格縣竹慶鎮市政道路改造工程項目。
6月的雀兒山頂,冰雪尚未融化,可在甘孜州德格縣各個項目施工現場,早已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德格中學新校區破土動工,建成后可滿足全縣2000余名初中生在城區集中就學;
馬尼干戈鎮供排水二期工程進度已過半,預計年底投用,當地居民的飲水保障能力將再次提升;
竹慶鎮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一期)項目已進入施工招標階段,預計8月全面啟動建設……
這是今年成都高新區對口幫扶德格縣的重點項目,如同一股強大助力,推動德格鄉村振興“加速跑”。
實現鄉村振興,是邁向共同富裕的關鍵一程。
2021年5月17日,成都高新區(簡陽市)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以下簡稱“工作隊”)25名干部人才,奔赴近千里,扎根德格縣。
一年來,當地經濟社會穩健發展、產業加速提檔升級、民生福祉持續改善,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徐徐展開。作為一支作風過硬的幫扶鐵軍,工作隊充分發揮國家級高新區的資源優勢和先進理念,圍繞“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努力探索對口幫扶深度賦能鄉村振興新模式。□郭磊 佩奇[圖片由成都高新區(簡陽市)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提供]
錨定高效能、高標準、高水平 構建新一輪對口幫扶工作新格局
“第二自來水廠取水口運轉良好”“敬老院搬遷正在收尾”“縣人民醫院第二醫療區的部分主體已經封頂”……6月7日,在工作隊每周一次的援建項目推進會上,隊員就各自牽頭負責的項目進行快速而詳細的匯報。
快速和詳細,源于足夠的了解。“來到德格縣的兩個月間,我跑完了23個鄉鎮。”隊員李文暉說。
“去年這個時候,正是謀劃‘十四五’長遠發展的關鍵時期,任務艱巨。”工作隊領隊說,成都高新區是科技部確定的全國創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試點園區,如何將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做法運用到雪域高原,是他們思考的重點。
鄉村要振興,規劃需先行。初到高原,工作隊馬不停蹄深入、溫拖鎮、麥宿片區等地,與當地干部群眾促膝長談,了解產業經營、幫扶帶動、群眾受益及建設進度等情況,“每一天都深入基層,調查了解情況”。
總結十年對口幫扶經驗,實打實蹲點調研,工作隊的思路逐漸清晰:建立高效能工作體系、編制高標準五年規劃、落實高水平投入機制。“錨定這‘三高’,我們正著力構建新一輪對口幫扶工作新格局。”工作隊領隊說。
為做好新一輪規劃,工作隊邀請省內專家深度參與,先后下鄉進村調研30多次,實地查看20多個項目,召開現場辦公會及村民交流會10余次,開展集中學習研討16次……很快,《成都高新區對口幫扶甘孜州德格縣規劃(2021—2025年)》出爐,為接下來“干什么”“怎么干”提供行動方案。
該規劃統籌銜接德格縣“十四五”規劃,將成都高新區的對口幫扶工作納入德格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一盤棋謀劃、一體化推進,同時突出“引領性、示范性、持續性”,明確以增強城鄉發展基礎設施和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為主攻方向,引領幫扶工作高質量推進。
“鞏固好原有產業,謀劃一批前景好的新產業,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隊員孫炯說,今年,工作隊正加緊實施產業就業、基本公共服務、基層治理、全域結對等7大類20個項目,并會同德格縣建立起四級項目管理體系,加快推進項目落地落實。
實施“六大行動”實現“三個轉變” 探索對口幫扶深度賦能鄉村振興新模式
5月10日,工作隊和德格縣有關部門負責人一行,再次來到四川錦弘集團考察。雙方商議,將以藏醫藥產業為切入點,推動政企合作。此前,他們還前往成都中醫藥大學進行相關洽談。
德格被譽為“南派藏藥發祥地”,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良好的產業根基,發展藏藥產業對于促進民族文化傳承、維護群眾健康權益、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具有重大意義。
隊員楊婕介紹說,工作隊去年5月著手對德格南派藏醫藥進行學習研究,通過多方走訪交流,以及向省內高校院所相關專家咨詢,編寫了《關于發展德格南派藏醫藥的思考和建議》,結合發展現狀、面臨的困境,圍繞人才培養、市場化產業化進度等,提出一攬子對策建議。
建議正在落到實處。去年5月以來,成都高新區已累計投入1735萬元,開展藏醫藥生產、對外門診區、南派藏醫藥康養園和種植基地建設等項目,并通過“校企政”聯動,構筑“旅游+康養+園區”發展新業態,打通德格南派藏醫藥從種、研、診、產到康養保健等的全流程產業鏈,促進產業提質增效。
這是成都高新區遵循鄉村發展規律,探索對口幫扶深度賦能鄉村振興新模式的縮影。一年來,工作隊通過實施“六大賦能振興”行動,實現變項目為能力、變外扶為內生、變輸血為造血的“三個轉變”——
賦能基礎設施,投入近7500萬元,規劃實施一批城鄉交通、市政設施、公共服務等項目,全面增強德格基礎條件支撐;
賦能特色產業,按照“幫扶資金搭建平臺、引育主體常態運營”思路,促進德格文旅、牦牛、藏醫藥、綠色農業四大特色產業集聚發展;
賦能農民增收,扭住建立利益聯結機制這個牛鼻子,推進幫扶產業項目直接轉化為農牧民持久增收的“錢袋子”;
賦能教育事業,將教育幫扶擺在突出位置來抓,全方位提升德格教學設施、師資隊伍和教學管理能力;
賦能人才培育,實施“德格干部人才培訓”項目,累計開展各類培訓1200人次;
賦能基層治理,在G317和G215沿線啟動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以幫扶項目為載體,助力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隊員鄒樹介紹說,接下來工作隊將全面深化“六大行動”,持續助力德格鄉村振興。
為德格打造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塑造“高援黨建”幫扶工作新品牌
5月21日至22日,成都高新區(簡陽市)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臨時黨支部開展了“聚焦項目賦能、錘煉進取作風”的主題活動。這期間,他們走訪各援建項目,并開展座談交流,分享對口支援一年來的心得體會。
堅持黨建引領幫扶共建。工作隊臨時黨支部自去年6月成立以來,著力打造“高新精神,援緣不斷”黨建品牌,結合德格群眾實際需求,創新以“服務清單+志愿服務隊”的形式,建立支部牽頭、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服務機制,不定期開展緊急獻血、醫護關愛、愛心送教、困難幫扶、敬老慰問等5個“高援”系列活動,服務群眾560余人次,用一個個實際行動,傾力服務當地百姓,架起一座座連心橋。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在對口幫扶過程中,工作隊開展了結對“傳幫帶”行動,要求隊員們發揮各自優勢特長,在崗位上至少“傳幫帶”1名本地干部人才,效果初顯。
冷燕是德格中學去年新引進的專職美術老師,掛職該校副校長的王晉芳主動進行“師徒結對”,悉心指導。在德格縣中學2021年新進教師賽課活動中,冷燕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
在德格鄉村振興局掛職的易彬,多次為復合型干部綜合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授課,其深入淺出、生動形象的講解受到好評。
除了“傳幫帶”,工作隊還瞄準人才援助工作的需求點和發力點,構建長效機制,為德格打造帶不走的人才隊伍。“今年我們將投入200萬元,用于德格干部人才能力提升。”隊員郭磊說。
加大本地干部人才培養力度,已開展13個班次17期主題培訓,覆蓋630余人次,每月舉辦“高援”大講堂,同時遴選德格縣干部人才到成都高新區頂崗鍛煉。
推行“訂單式”職業培育幫扶模式,圍繞“缺什么、補什么”統籌安排,幫助當地群眾提升職業技能。“目前已開展種植、藏醫、唐卡等技能人才培訓7期,并通過‘團隊帶團隊’‘專家帶骨干’,形成了常態化的技能培訓機制。”
據介紹,成都高新區將堅持黨建引領、精準幫扶,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德格縣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