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1年10月20日
我省2021屆高校畢業生去向落實率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江蕓涵
記者近日從省教育廳獲悉,截至8月底,我省2021屆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好于去年,位居全國前列,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水平。
拓展渠道 線上線下提供崗位140萬余個
年初我省出臺《做好2021年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工作責任清單》,大力拓展就業渠道。
我省以《攜筆從戎,馳騁青春,同心共筑強軍夢中國夢》為題,致信全體大學生,鼓勵應征入伍,推動大學生應征入伍數量、質量雙提高;繼續向3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和就業困難畢業生發放人均600元的就業幫扶補貼,做到應扶盡扶;擴大第二學士學位規模,下達計劃4000名;下達專升本計劃4.6萬余名;開發科研助理崗位1700余個;大力配合有關部門嚴厲打擊侵害畢業生就業權利的各種求職陷阱,切實維護畢業生正當權益。
我省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歷史機遇,發揮就業創業聯盟和“雙百”導師團作用,共同舉辦“一職為你 同助成才——教育部24365就業招聘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02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絡雙選活動”,提供就業崗位13.5萬余個,分期分批舉辦四川省“你來就好”2021屆高校畢業生四川特色產業行業網絡招聘活動,開展“四川省202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周”系列活動,舉辦師范類、醫衛類等專場雙選會,組織“智匯天府”“百日沖刺,夢圓盛夏”等公共招聘進校園活動。截至8月底,我省高校為2021屆畢業生舉辦各級各類線上線下招聘1萬余場次,累計提供崗位140萬余個。
我省制定出臺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考評指標體系,逗硬考核。加強就業統計簽約核查,制發工作辦法,抽調專門力量對有畢業生的119所高校進行全覆蓋核查,并以省政府教育督導委辦公室名義組成5個組,分赴省內有關高校開展實地督查,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與核查機制,確保畢業生就業數據真實。將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納入各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高校學科專業建設評估、高校領導班子年度考核。試行“三掛鉤、一約談”,將就業工作開展情況與招生計劃掛鉤、與績效考核掛鉤、與經費撥款掛鉤,約談就業工作不力、就業進展滯后的18所高校。
提前謀劃 廣搭就業平臺爭取政策扶持
2022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新的形勢,特別是高職百萬擴招后,首屆畢業生即將進入就業市場。預計全國2022屆高校畢業生將突破1000萬人,我省高校畢業生將達到57萬人,就業總人數達到歷史極值。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明年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受疫情、經濟下行等多重因素影響,中小微企業生存形勢嚴峻,用工趨于謹慎,市場有效崗位供給不足。
省教育廳提前謀劃,為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保駕護航。
廣搭就業平臺,抓好各類招聘。指導各高校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舉辦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活動。會同重慶市教委聯合舉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招聘活動。發動省直有關部門積極組織所屬行業、系統開展新一輪面向高校畢業生的各類招聘活動。積極搭建求職平臺,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信息,力爭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爭取政策扶持,拓展就業渠道。推動省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積極運用穩就業、減稅降費、支持復工復產等有利政策,支持市場主體恢復增長;挖掘省屬、地方國資國有企業和衛生防疫、醫療健康、生活服務等領域中小微企業潛力,合理安排調整用工資源,最大限量穩崗擴就業,千方百計穩住就業基本盤。繼續做好大學生應征入伍工作,擴大畢業生應征入伍數量。積極爭取教育部加大在川研究生計劃增投,穩妥做好普通高校專升本,為升學深造創造條件。繼續做好“三支一扶”“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和“農村義務教育特崗教師計劃”,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創業。健全就業統計監督核查機制,全域推廣網上簽約,確保數據真實。
加強教育引導,校正就業觀念。指導高校建強就業指導教師隊伍,從思政、職業規劃和就業心理等方面加強教育,引導畢業生將個人成長成才同國家需要、社會需求緊密結合,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進一步加大校企對接,按照企業需求開展崗前知識和技能培訓,提升畢業生職業素養和人崗適配度。廣泛宣傳就業促進政策措施,宣傳城鄉基層、生產一線就業畢業生先進典型,激勵高校畢業生自強自立、就業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