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11月16日
全州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工作會議和制造業暨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會議心得體會選登(七)
羅林(石渠縣委副書記、縣長):此次考察充分感受到:當地城市發展好,產業園區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效益好、產業發展群眾基礎牢等優勢;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內地在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的前提下,以打造富民產業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為抓手,在高質量發展中呈現出的勃勃生機。
一、啟發思考。做好農牧產業園區建設是帶動甘孜農牧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茖W謀劃規劃是建好農業產業園區的基礎,配備高科技人才和管理人員是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重要因素,智能化、智慧化園區是未來建設現代農業園區的必備條件,建立起與當地農牧民收入聯系緊密的現代農業產業是園區永葆活力的重要內容,建立現代化園區需要群眾的高度自覺。二、對策建議。在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統籌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奮力推進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建設,其根本抓手是立足產業興旺,務必堅持產業是基礎和前提,只有產業強起來,才能使涉藏地區強起來、高寒農牧區美起來、農牧民群眾富起來。為此,我們將對照先進地區經驗做法,進一步完善功能分區、加快產業融合,把產業園區建設作為甘孜州現代農牧業發展的主抓手和主平臺。一是抓龍頭。培育壯大發展基礎好、輻射帶動作用大、市場競爭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提高產業的集中度和核心競爭力;二是定政策。出臺政策支持鼓勵吸引社會資本投資現代農業、建設農業園區,培育新主體、打造新載體、增強新動能;三是育品牌。通過產業園區建設形成集群化、規模化發展格式,形成一批以“圣潔甘孜”為主導的特色優勢區域品牌,加快資產、技術、要素、利益等融合,助推涉藏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澤仁汪堆(新龍縣委書記):通過對現代農業園區和工業園區的考察,我對現代農業、養殖業和加工業的發展有了新的認識。
一方面,我深刻地認識到與內地的經濟發展相比較,新龍在應用現代科技、改造傳統農業、轉變農牧業增長方式、促進農村生產力等方面還存在不小差距,深感壓力。另一方面,我對新龍的發展有了一些思考。要轉變觀念,逐步擺脫傳統農牧業的束縛,努力克服土地少而散、運輸成本高等劣勢,大力發掘綠色健康等優勢,找準發展定位,走科學化、市場化、精品化、特色化的農牧業發展道路。新龍將加快推進“兩園兩場四基地”建設(兩園:尤拉西野生菌及中藏藥材粗加工園、仁乃農旅融合示范園;兩場:銀多、色威集體牧場;四基地:大蓋黑青稞、繞魯小麥、麻日馬鈴薯、博美藏雪菊四個種植基地),實施好農業綜合開發和“沃土工程”項目;探索發展農牧產品深加工項目,提高農牧業產品附加值;結合全域旅游開發,大力推進農旅融合發展、共同發展;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把農牧產業基地管理好、經營好,實現效益最大化,發展好優勢特色產業;依托“互聯網+”和廣州市、省司法廳、宜賓市等幫扶資源,以及成渝雙城經濟圈重大戰略,融入更大市場,走出一條符合新龍實際的現代化、小而精的農牧業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