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0年06月22日
致父親
請求原諒自己對家庭的不負責,“但是我記得您教導我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致妻子
嫁給自己受了很多苦,但此時能說的惟有一句“我會努力活著回來!”
致孩子
“如果爸爸不能回來,希望你們兄弟倆快樂長大,照顧好爺爺和媽媽……”
□川報記者 吳曉鈴
疫情發生以來,無數醫務人員和志愿者前往武漢,展現了無私大愛。眾多逆行者中,有來自四川雅安的退伍軍人何學江——他辭去工作,報名成為志愿者,寫下“別書”,主動到最危險的醫院“紅區”(確診病區)做消殺工作。
正在四川博物院舉行的“戰疫——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上,這封書信打動著無數觀眾。正如信中所言,無數舍生忘死者守住了前面的大家,才有了我們后面的小家。
主動請戰 進入醫院“紅區”消殺
每天,何學江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背著噴霧器從負1樓一直走到21樓,每個病房、每個角落都進行消毒。中途不方便上廁所,不得不墊著紙尿褲,更不敢多喝一口水。一天下來,衣服捂得能擰出水。
1月底,當武漢宣布“封城”時,在武漢一家建筑工地擔任保安隊長的何學江,敏銳感覺到這是一場硬仗。他是一名退伍軍人,服役時參加過嫩江抗洪救災,退役后參加過汶川特大地震搶險。多年來,他一直謹記著在軍旗下立下的誓言:“若有戰,召必回”。
何學江原本想去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當志愿者,結果沒“搶”上。后來在網上看到醫院需要消殺志愿者,立刻手寫一封辭職信,拍下來微信傳給公司老總,在1月29日沖上“戰場”。他先是在湖北省直機關負責消殺防疫,每天背著50斤重的噴霧器步行3萬步以上。
做志愿者的第一天晚上,何學江寫下了這樣幾句話:“現在(晚上)10時04分,收工了,辭職后做志愿者的第一天,很累,很疲憊,但感覺非常充實。加油,武漢。”
1月31日,志愿者群中的一條消息引起何學江注意:“后湖院區‘紅區’急需消殺志愿者,有人報名嗎?”他再次主動請纓,并且給招募志愿者的負責人做了一番“思想工作”:“我有兩個孩子,沒有后顧之憂。到這種危險的地方,沒結婚的年輕人不適合……”
“如愿以償”進入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紅區”,每天,何學江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背著噴霧器從負1樓一直走到21樓,每個病房、每個角落都進行消毒。中途不方便上廁所,不得不墊著紙尿褲,更不敢多喝一口水。一天下來,衣服捂得能擰出汗水。不僅如此,碰到情緒不穩定的病人,何學江和其他志愿者還要做心理撫慰,告訴他們不用擔心治療費用,要相信能得到有效救治……
紙短情長 他給家人留下“別書”
遠在四川雅安的妻子感覺到丈夫肯定會做點什么,她不停要求視頻電話,終于在三天之后,怕家人擔心的何學江接通了妻子的電話??吹秸煞蛉蔽溲b的樣子,妻子什么都明白了。
進入“紅區”當志愿者,不怕嗎?“肯定怕,我也只是普通人!”戰疫展上,應邀參加開幕式的何學江坦率回應,“但是再怕也要上,這個時候軍人就該義無反顧站出來,不能退縮,必須打贏這場戰爭,只有守住前面的大家,才有后面的小家?!?/p>
進入“紅區”第一天,醫院負責人叮囑何學江和兩個同事,“希望你們進去三個,就能出來三個!”這句話還是讓何學江震驚。擔心自己萬一不幸犧牲,他專門寫了一封“別書”留給家人當遺物,“寫信的時候手都在發抖。”然而,只要細讀這封并不長的書信,便能看出一個平凡人在國家有難時迸發出的無私大愛。
何學江請求父親原諒自己對家庭的不負責,“但是我記得您教導我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覺得妻子嫁給自己受了很多苦,但此時能說的惟有一句“我會努力活著回來!”他還諄諄教導兩個年幼的孩子,“爸爸作為一名老黨員,黨性不允許我退縮;作為一名老兵,軍旗下的誓言,不允許我退縮。如果爸爸不能回來,希望你們兄弟倆快樂長大,照顧好爺爺和媽媽……”
遠在四川雅安的妻子感覺到丈夫肯定會做點什么,她不停要求視頻電話,終于在三天之后,怕家人擔心的何學江接通了妻子的電話??吹秸煞蛉蔽溲b的樣子,妻子什么都明白了。她知道他的性格,只是心疼地要求他一定保護好自己。
順利堅持到疫情結束,沒了工作的何學江暫時回老家務農種茶。朋友遺憾他“好好一份月薪6000元的工作就沒了”,但黑黑瘦瘦的何學江卻一臉平靜,“沒有什么好遺憾的,這算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