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19年02月01日
我省著力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予以優先保障和重點投入
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教育,逐步提高教育經費總投入中社會投入所占比重
落實對寄宿制學校和農村不足100人的小規模學校增加公用經費補助政策
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增量資金更多用于支持深度貧困地區發展教育和貧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
本網訊(江蕓涵)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實施方案》。根據《方案》,我省將堅持把教育作為國家戰略性投入予以優先保障和重點投入,到2020年,各地要制定區域內各級學校生均經費基本標準和生均財政撥款基本標準,并建立健全動態調整機制。《方案》還明確,財政教育經費將著力向深度貧困地區和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傾斜。
我省將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教育,逐步提高教育經費總投入中社會投入所占比重。各地要進一步放寬辦學準入條件,擴大準入范圍,完善政府補貼、政府購買服務、基金獎勵、捐資激勵、土地劃撥等政策制度,依法落實稅費減免政策,引導社會力量加大教育投入。
《方案》提出,要重點保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鞏固完善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落實全國統一的義務教育公用經費基準定額。落實對寄宿制學校和農村不足100人的小規模學校增加公用經費補助政策。單獨核定并落實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校和隨班就讀殘疾學生公用經費,確保經費落實到學校(教學點),確保學校正常運轉。現有經費補助標準高于基準定額的,要確保水平不降低,同時鼓勵各地結合實際,提高公用經費補助標準。
不斷提高教師隊伍建設保障水平。財政教育經費要優先保障中小學教職工工資發放,推動落實城鄉統一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統籌考慮當地公務員工資收入水平,實現與當地公務員工資收入同步調整,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使教師能夠安心在崗從教。加強省級統籌,強化地方政府責任,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優先落實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收入政策。力爭用三年時間解決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待遇問題,凡未達到要求的地區要限期整改達標,財力較強的地區要加快進度。
財政教育經費將著力向深度貧困地區和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傾斜。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統籌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大小涼山彝區教育扶貧提升工程等項目資金,以義務教育為重點,實施教育脫貧攻堅行動。存量資金優先保障、增量資金更多用于支持深度貧困地區發展教育和貧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推動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健全學生資助制度,完善資助辦法,提高精準水平,實現應助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