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亚洲在线观看-成人亚洲网-成人亚洲网站-成人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欧美日韩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讓每一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甘孜日報    2017年08月11日

    ——我州扎實推進教育改革和發展

    735日,省委書記王東明在我州調研時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大保障改善民生力度,大力實施民族地區15年免費教育、9+3免費職業教育,以繡花功夫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斷提高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水平,夯實藏區長治久安的民心基礎。

    ■本網記者 陳楊

    州委書記劉成鳴多次強調指出,民族地區的發展民生穩定工作都要靠教育來支撐,各級各部門要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跨越發展,教育先行。“十二五”時期,州委、州政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舉全州之力發展教育;全州教育系統牢固樹立“實干興教”理念,團結拼搏,開拓奮進,取得了教育規模日益擴大、教育體系日臻完善、育人特色全面彰顯、教育質量明顯提高的歷史成就,是甘孜州教育歷史上投入最多、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五年,為甘孜教育未來五年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教育改變藏區孩子們的命運

    肖芳,1991年出生,中國首位藏族地鐵女司機,成都地鐵唯一女電客車組長。從2012年考取地鐵司機后,成為第一個跑完10萬公里的成都地鐵女司機,目前已經安全駕駛12萬公里。

    20159月,肖芳晉升成為電客車組長,不用每天駕駛列車,轉而負責整個車組的協調和組織,以及協助車隊長保證所有列車的安全運營。這次,她又創造了一個“第一”——成都地鐵第一個女電客車組長。

    肖芳來自丹巴縣色足村,色足村坐落在有名的美人谷,緊鄰大渡河,肖芳在這個只有228人的小村落出生成長。2009年,四川省藏區“9+ 3”免費職業教育計劃啟動,即在9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對藏區孩子提供3年的免費中職教育,這是我省探索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個創舉。啟動這項計劃,四川省財政投入2億多元專項資金,我州首批300名藏族學生赴內地5所職業重點學校學習,肖芳就是其中一名學生。

    20117月從內江鐵路機械學校畢業后,肖芳進入成都地鐵實習,1年后正式入職。“如果沒有‘9+3’免費職業中職教育,我初中畢業后就只有輟學去打工。”肖芳說,她很幸運。

    2010年以來,石渠縣開始在教育扶貧工作中探索牧區緊缺人才定向招錄機制。縣上跟州職校合作,由州職校專項招錄、培養畜牧醫學、園藝等專業學生,學生畢業后又回到縣里相關行業、崗位,完成一定的服務年限。這既解決了高海拔地區緊缺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的難題,又實現了學生就業,讓群眾切切實實看到教育中的“出路”。

    18歲的措姆把自己攢了4個月的17000元工資遞給父親白瑪次仁時,父親淚水縱橫,連說“給你存著”。

    石渠縣教體局負責人表示,如果有更多的學生像措姆一樣在教育中找到出路,老百姓對教育的觀念就會慢慢發生變化,牧區教育也會進入良性循環的狀態。

    過去五年,全州推動教育跨越發展的辦學體系基本形成。全面推進鄉中心幼兒園和村級幼兒園建設,加快學前教育普及推進工作,初步構建了公辦免費學前教育辦學體系。采取整縣、整片推進模式,切實加大薄弱學校改造,全力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構建了普及均衡義務教育辦學體系。大力實施普通高中集中辦學工程,切實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注重雙語及藝體特色辦學,構建了集中優質高中教育辦學體系。新建甘孜州職業技術學校,實施“9+3”免費中職教育計劃,構建了免費中職教育體系。新建州特殊教育學校,全面擴大特殊兒童隨班就讀規模,構建了公辦免費特殊教育辦學體系。大力開展勞動力轉移培訓、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待崗青年創業培訓,構建了覆蓋城鄉繼續教育辦學體系。

    全州推動教育創新發展辦學模式基本形成。分類召開教育創新改革發展現場會,不斷總結推廣了“三模式、三機制”的農牧區學前教育辦園模式、 “小幼一體”的農牧區“3+3”“6+3”精品學校辦學模式、規模優質的“寄宿制六化”辦學模式、“一縣一主題、一校一品”的特色校園文化育人辦學模式、 “四化聯動”提升學校后勤綜合服務能力的學校后勤保障模式、利用高端方式解決低端問題的甘孜智慧教育辦學模式、突出效益適度集中的區域性集中辦學點建設模式等,形成了全州教育改革創新點面結合、多維創新、強力促改的態勢。

    全州十五年免費教育體系基本形成。在實施義務教育“三免一補”政策基礎上,實施免費學前教育計劃,免保教費并提供免費午餐補助,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費、課本費的“兩免”計劃,初步構建15年免費教育體系。

    全州各級各類學校辦學能力明顯提升。“十二五”期間,全州共投入各類項目專項資金62億元,推進各級各類學校標準化建設,新建校舍面積126萬平方米,全州校舍總面積較2010年翻一番,全州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辦學能力全面提升、辦學容量全面擴展。

    全州教師隊伍建設水平明顯提升。2011年以來,通過雙選、公招、招聘特崗教師等,新補充各級各類教師5196名。實施名師、名校、名校長“三名”培育工程,引進、培養一大批優秀教師。每年安排師訓經費600萬元,脫產兩年培訓藏文緊缺學科教師184名,五年共培訓各級各類學校教師1.9萬人(次)。注重教師普惠性政策落實,兌現落實區鄉教師臨時生活補貼、農村教師生活補助、教育教學質量表彰獎勵、一線教師滿30年教齡退休一次性獎勵等政策。通過各種有力舉措,為構建一支 “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全州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成效顯著。全面推進教育綜合改革,啟動實施“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助推民族地區與內地教育同步發展”省級試點項目,推進了“加強中職教育體系基礎能力建設、完善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制度、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等六項州級教育改革,加大了教育改革創新力度。

    全州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升。“十二五”期間,通過規范管理、師資培訓、網絡教育、獎懲激勵等措施,全州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2015年,全州9731人參加中考,較2010年增加2160人;平均分達到375.2分,較2010年提高49.8分。全州普通高考4887人參考,較2010年增加1709人;本專科錄取人數4445人,錄取率達到90.96%,較2010年提升40%

    全州訂單定向培養緊缺人才成效顯著。從2013年起,依托西南民族大學等10所省內本專科院校,通過考核聘用和人事考試前置的方式,為各行業定向培養各類25個專業緊缺人才1292名,解決了本地學生“考不起”和 “留得住”的問題,大力促進了本州學生就業。

    互聯網讓優質教育飛向甘孜

    教育資源不均衡是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難題,特別是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區和貧困地區,好學校、好教師成了孩子們成才的“命門”。

    7102017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在青島開幕,80多個國家代表參加。在大會上,州教育局總督學何光良在論壇上代表我州作發言。整個藏區僅有我州參加,全省僅有我州和成都市參加。

    受自然環境較差、經濟社會發展程度較低等因素影響,在全省乃至在全國,我州的教育都是最落后的地區之一。

    近年來,我州大力發展遠程網絡教育,用信息技術解決民族地區教育發展短板問題。目前,當地學校網絡覆蓋率達到了87%,班班通覆蓋率達到83%

    利用互聯網,我州將成都和州內優質教育資源向教育薄弱地區輸送。幼兒園教學采用觀摩式,即當地幼兒教師學習優質幼兒教育視頻;小學采用植入式,即將外來的課堂教學視頻和考試試題等植入教學環節中;初中采用錄播式,即學生和教師觀看通過互聯網輸送來的優質課堂教學視頻;高中則采用直播式,即實時參與網絡課堂。

    “我州在引進優質資源基礎上,通過消化吸收,推出了適合當地學生學習的優質網絡課程,目前已經錄了5000多節。同時,我州還利用互聯網完成了17.5萬人次的教師培訓。”何光良說。

    得益于教育信息化,全州教學質量得到提升。2012年,甘孜州康定中學高中直播教學班一名學生被清華大學錄取,實現甘孜州本土培養清華大學學生零突破;2016年,初中網絡班畢業生在總分為750分的中考中,平均成績達到505分。

    近年來,我州立足“全域甘孜兒女上好學”目標,圍繞普及教育全面提升、公平教育全體享受、優質教育全域覆蓋目標,秉承越是落后越要狠抓教育,越是落后越要大抓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理念,采用“五個乘法效應”傾情傾力推進信息化教育工作向縱深發展。

    戰略布局上“優先發展X優先推進”。五年來,出臺了“一綱要、四意見”綱領性文件,提出了創建藏區一流人民滿意教育目標。制定了包括對教齡滿30年的一線教師退休時一次性獎勵5萬元,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一次性聘用寄宿制學校炊事員1000名,州、縣(市)財政每年拿出920萬元用于教學質量專項獎勵等一攬子激勵政策。將各縣(市)政府教育工作納入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對不作為的實行“一票否決”。在推動教育優先發展進程中,我州又將信息化發展作為教育底部突圍、提升質量的重要引擎加以優先推進,提出了加快數字化、信息化、優質化辦學進程的總體目標和“123”甘孜智慧教育創建任務,明確了教育信息化“年年上臺階、五年見成效”的目標。

    頂層設計上“州級統籌X分縣延展”。要在落后地區搞教育信息化,這既是新生事物,更無可借鑒的經驗,因此,我州在州級統籌的基礎上分縣延展,避免了各縣(市)盲目推進。圍繞智慧教育工作維度與落點,州一級負責建設大動脈、搭建大骨架,構建教育城域專網,創辦“康巴網校”,搭建智慧教育云平臺,形成教育信息化樞紐中心。建成州中心機房到各縣(市)教育局1000M內網光路、縣教育局到各學校100M內網光路、公網出口6G的高速傳輸通道。在州級建設的基礎上,各縣(市)負責校園內網建設,創設數字化、智能化教學環境,配置交互式一體機、電子書包、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在州級統籌下,各縣(市)形成了競相發展之勢,有力推進了教育信息化發展進程。

    工作推動上“縱向督導X橫向聯動”。為發展教育信息化,縱向上,我州層層傳導壓力,專門召開現場會加以指導和推進,專門讓各縣(市)政府“一把手”到學校現場了解什么是教育信息化、怎樣抓教育信息化,同時又通過康巴網校加強對各縣(市)的業務培訓和業務指導。在設備配備上,我們采取11鼓勵性配置政策,誰的決心大、干勁足,購買多少,州上就配套多少。橫向上,各縣(市)都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統籌、教育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企業)積極配合的能動局面。在利用內地優質帶動州內優質的基礎上,推行州內優質帶動州內薄弱,強化了州內優質課程資源的橫向傳播,更加貼近了農牧區學校、教師、學生的實際,形成了州內優質特色資源共享,促進了教育均衡、優質發展。

    資金保障上“整合專項X聚合財力”。為力推教育信息化,一方面我州將“民族地區教育十年行動計劃”“薄弱學校改造”等國家、省級專項可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資金進行“打捆”使用,每年整合專項資金5000萬元以上;另一方面,聚合州縣財力,州級每年投入2000萬元,各縣每年累計投入3000萬元。基本形成每年投入1億左右的資金用于教育信息建設,搭建出了甘孜智慧教育的大體系。

    實施成效上“廣度覆蓋X深度融合”。通過強力推進,我州實現了智慧教育的廣度覆蓋,教育城域網全域覆蓋,接入互聯網光纖的鄉中心校以上學校占學校總數的82%,實現鄉中心校以上有電學校網絡校校通;班班通設備覆蓋全州班級數的83%;同時加大運用,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教研、師資培訓、學校管理、公眾傳播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建成主播教室(RBL教室)43間、錄播教室107間、遠程師訓室272間,聽課教室272間;開發本土教材60余種,開展“每天一小時”教師培訓,開通iTV網絡教育欄目。教育信息化促進了教學效果最大化,全州教師教學水平明顯提高,學校辦學水平整體提升,教學質量年年攀升,逐步縮小了數字鴻溝,突破了時空限制,把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到每一所學校,基本實現優質教育資源數字均衡。

    優質教育資源插上互聯網“翅膀”,呈現到教育“洼地”的孩子們眼前,讓孩子們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快樂成長。

    

  • 上一篇:省抗震救災指揮部召開第四次會議
  • 下一篇:四川高考錄取專科批院校投檔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二区三区 | 日本草草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色色色图 | 亚洲综合黄色 | 美女张开腿让我 | videosfree性欧美另类 |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手机看片1024久久精品你懂的 | 成人18视频在线观看 | 乱子伦xxxx | 一级一片一_级一片一 | 第一色区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第四页 | 男人天堂网在线 | 女人张开腿等男人桶免费视频 | 九九毛片 |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 加勒比综合网 | gdcm01果冻传媒 | 欧美xxxx4khd超高清 |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 | 韩国女主播青草在线观看 | 成人黄色免费看 | 99热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久久国产 | 中文字幕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下药迷倒白嫩丰满美女j8 | 美女黄网站人色视频免费国产 | 成年网站在线在免费播放 | 日本午夜人成免费视频 | 精品九九久久国内精品 | 欧美在线观看高清一二三区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a级片在线| 免费一级片网站 | 小泽玛利亚的一级毛片的 | 青青草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国产免费 | 欧美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 | 国产jk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