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12月22日
◎伍金澤仁
旅游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公認的朝陽產業、動力產業、綠色產業、富民產業、和諧產業。當前,全域旅游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在頂層設計和地方創新的雙重驅動下,旅游已成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促進消費、拉動內需的戰略性支柱產業。隨著人們收入和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對品質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升級,旅游創新業態不斷涌現,產業跨界融合、協同發展趨勢更加凸顯,進入了大眾旅游時代,旅游業迎來了重要戰略機遇期。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要求,加快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讓四川文旅名揚天下、享譽全球。州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國際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戰略目標。貢嘎山作為橫斷山脈的第一高峰,被譽為蜀山之王,山地旅游資源獨步天下,歷史人文底蘊豐厚多彩,建設大貢嘎山地人文旅游度假目的地,對于豐富道孚文化旅游內涵,促進道孚文化旅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立足優勢,精準定位
道孚生態資源稟賦、地理區位優越、基礎設施較好、群眾期盼強烈,是建設大貢嘎世界山地旅游目的地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展旅游有資源。境內雪山、草原、峽谷、湖泊比比皆是,山奇、水靈、石秀、物華處處成景,擁有4A級景區3個、3A級景區6個,有“中國地質百慕大”“異域星球”墨石公園,有“茶馬古道入藏第一驛站”“第二香巴拉”亞拉雪山,有“蓮花寶地”、元朝軍事重鎮木雅噶達,有“皇家寺院”惠遠寺等。
發展旅游有文化。道孚廣袤的土地、悠久的民族交融史孕育出沿襲至今的安巴農耕文化,留下了“朱德康克清故居、紅軍長征在道孚”等紅色記憶,更有格薩爾文化、走婚文化、康巴文化在這里匯集交融,文化底蘊豐厚多彩。
發展旅游有區位。道孚位于川西旅游環線、環貢嘎山旅游經濟圈和環格薩爾機場旅游經濟圈的交匯地帶,南北連接G318和G317兩條川藏最美景觀國道,G350、G248貫穿東西,“十四五”期間,兩條高速公路(康定市—馬爾康市、康定市—玉樹州新都橋到爐霍段)、三條省道(S314、S571、S572)將落地道孚,內聯外場的交通網絡體系日益完善。
發展旅游有基礎。2022年,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省級生態縣。今年,玉科草原成功創建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全縣全年接待游客191.2萬人次、增長6.13%,綜合收入21.03億元、增長5.92%,雙雙突破歷史新高。墨石公園、亞拉雪山、玉科草原等優質景區景點躋身熱門網紅打卡點,影響力、知名度空前高漲。
搶抓機遇,探索路徑
搶抓大貢嘎山地人文旅游度假目的地建設契機,堅持謀當下更謀未來,精準發力,久久為功,加快補齊問題短板,深度挖掘旅游資源,將道孚建設成為大貢嘎世界山地旅游目的地上的一條黃金旅游線路。
一是以提質景區為切入點,積極主動融入建設大貢嘎山地人文旅游度假目的地。聚焦服務質量提升、旅游環境優化,堅持以亞拉雪山、墨石公園等龍頭景區為主體,持續加強A級景區建設,分批分段完善景區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旅游廁所、標識系統等基礎設施,不斷提升景區承載力。二是以貫通環線為著力點,積極主動融入建設大貢嘎山地人文旅游度假目的地。聚焦提升縣域旅游承載力、輻射力,堅持以G350為主軸線,道孚旅游環線為主引擎,持續完善沿線服務區、停車區、觀景臺、標識標牌、綠化、亮化、景觀棧道等交通旅游服務體系,將玉科、縣城、八美各景區景點“串點成線、連線成片”,實現G350、G248及道二路與旅游深度融合,推動實現“以路串景、以景引路”。三是以文化引領為支撐點,積極主動融入建設大貢嘎山地人文旅游度假目的地。聚焦道孚農耕文化、游牧文化、民居文化、馬術文化等多樣文化交織交融,緊扣“絲路甘孜·川西秘境”品牌推廣,重點實施農耕文化博物館、藏民居博物館、玉科生態博物館、中華馬文化傳承基地建設,加快絲路甘孜龍燈牧場牧旅文化融合發展項目進度,構建景點游、鄉村游、紅色游、民俗游、研學游競相發展新局面。
因地制宜,強化聯動
借力借勢大貢嘎世界山地旅游目的地建設,著力構建、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不斷擴大總量、優化結構、提升品質,全力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好旅游目的地。不斷完善道路旅游基礎設施和景區景點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品質和景區承載能力。高質量舉辦安巴節、賽馬節等民俗節慶活動,強化文化旅游產品供給,培育文旅消費新業態。微改造、精提升縣域藏民居,持續擦亮“中國藏民居藝術之都”金字招牌,讓游客喜歡來、留得住、能消費。打造好旅游集散地。積極主動加強與康定、雅江、丹巴等兄弟縣(市)溝通聯系,不斷推動兩地旅游產業資源優化整合、客源共享互通、服務比拼提升,努力構建以道孚縣城為中心,玉科鎮、八美鎮為副中心的旅游集散地,全力服務建設大貢嘎山地人文旅游度假目的地。
(作者系中共道孚縣委副書記、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