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6月23日
羅遵國在成都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主場活動中推銷俄丁村特色農副產品。
◎葉強平 文/圖
在成都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主場活動推銷俄丁村嚴選的20余款產品,在多個四川省直和成都市直部門(單位)爭取展銷俄丁村產品,又馬不停蹄趕回村上……今年6月中旬,省文旅廳派駐理塘縣甲洼鎮俄丁村的駐村干部羅遵國有點忙。
高寒缺氧、條件艱苦,從千里之外的成都平原到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理塘,一年前,羅遵國也曾在心里面悄悄打過“退堂鼓”。“但是我又轉念想,來之前就下定了決心要在這里好好干,怎么能因為這一點不適應就退縮呢?”羅遵國想起向組織拍過胸脯,就迎難而上一頭扎進村里。
組織外出學習、參觀鄉情村史、參加政策法規培訓以及基層工作經驗分享會,理塘縣大力幫助駐村干部適應高原生活,甲洼鎮黨委、政府“手把手”指導他開展工作。“定點幫扶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好?”這幾個困擾了羅遵國近三個月的問題,終于豁然開朗。現在,羅遵國把自己的主要工作內容總結為“八個方面”,即日常服務群眾、建設基礎設施、提升人居環境,以及振興當地產業、人才、文化、組織、生態等。
“有我的電話、微信嗎?”在走村入戶、群眾大會上,羅遵國總是愛問群眾有沒有自己的聯系方式,并且每次為群眾答疑解惑后,他都會把自己的電話公布一遍。
“這個小伙干勁大,村里的大小事都離不開他的身影。”村支部書記降央土登說。定點幫扶這一年里,羅遵國經常工作到深夜,幾乎是躺床就睡、睜眼就干,有時候一天要接打上百個電話。
針對俄丁村飲水質量不高,難以滿足當地產業發展需要的實際,羅遵國多次協調駐村工作隊、村“兩委”進行專題調研,分析存在的問題以及導致問題的原因,主動向甲洼鎮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匯報情況,爭取項目資金。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俄丁村飲水提檔升級工程納入了理塘縣2022年涉農統籌銜接資金項目,正在組織實施。
為了盡快尋找到優質水源地,羅遵國剛動完手術,傷口還沒愈合就趕回了村里,和俄丁村干部群眾一起翻山越嶺察看、研判水源地,路途中傷口不慎被撕裂。“回到住處后我幫他換的藥,涂了消毒水,看到他疼得齜牙咧嘴的。”同為省文旅廳派駐理塘縣甲洼鎮的駐村干部劉騰飛說。
按照俄丁村的產業發展規劃,短期內將發展獐子菌的加工銷售和手工香皂等手工產品的生產銷售。羅遵國說:“我們已經建成了獐子菌的初加工廠房,下一步就是開展商標注冊和食品檢驗、認證等工作。”此前,省文旅廳和俄丁村簽訂了定向采購協議,將安排資金從“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上采購一批俄丁村的農副產品,有效解決了俄丁村農副產品的銷售渠道問題。
羅遵國喜歡謙虛地稱呼自己為“半個文物博物館人”,他一直在思考文物博物館如何賦能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振興。今年,四川博物院與一家位于俄丁村、以生產手工產品為主的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授權該企業免費使用文化文物元素開發聯名文化創意產品。同時,支持俄丁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四川博物院文創區域銷售其生產、經銷的產品。
2021年,俄丁村向114戶村民分紅集體經濟約14萬元,戶均分紅約1200元。今年,獐子菌加工廠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分紅,原有產品銷售情況良好,加上后期業態的豐富和市場的開拓,集體經濟創收和分紅都會增加。
“我們有意把民營企業發展和特色產業、集體經濟發展作深度融合,下一步擬打造一個融合產業示范區,現在正在制作方案。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俄丁村特色產業和集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展望俄丁村的產業發展,羅遵國滿懷信心。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