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1年08月20日
檢查飲用水水源地。
本網訊 為推動康定全市環境治理體系現代化,構建生態環境保護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模式。 從7月14日起,該市強化主動監管,變末端查處為過程服務,變事后處置為事前預防,對全市礦山礦企、重點項目工程、水電站、污防設施、醫療機構等開展了全面“環保體檢”,找準問題癥結開“藥方”,
以“全”為目標,明確工作要求。此次環保體檢要求以鞏固省級環保督察成效、迎接中央環保督察為根本出發點,從礦山礦企、重點項目工程、水電站、污防設施、醫療機構等九大行業領域著手,分為城區、折東、折西三個工作組,全面梳理全市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確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不留漏洞。
以“細”為核心,扎實推進清單梳理。在此次環保體檢問題清單梳理過程中,康定市生態環境局協同第三方聘請專家深入到行業領域一線,重點梳理出當前康定市生態環境存在疑難點,掃清生態環境保護推進工作的障礙。截止8月2日,全市已完成對城區兩個街道、折東片區7個鄉鎮排查工作,正在對折西片區開展排查。
以“改”為目的,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對反饋的生態環境保護點位問題,康定生態環境局逐條進行梳理分析,按照《康定市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形成“體檢報告”,以發點球的方式分解清單問題,要求切實履行行業監管責任,賡即調查核實,找準問題癥結,對企業及行業主管部門“開藥方”,提出整改建議,并施行每日調度進行“復診”,確保整改到位,對整改不力的,以零容忍態度進行立案查處,力促補齊問題短板,助推康定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健康”的生態環境保護狀態迎接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
“通過‘環保體檢’,對全市存在的各項生態環境問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項目生態環境現狀及污染防治落實情況進行全面檢查,‘評估’項目生態環境健康狀況,并進行專家‘會診’,從專業角度提出針對性‘診療’建議。”康定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丁茜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