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03月19日
◎八足林青
為實踐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落實好四川省委“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建設的戰略布局,州委有力地推進了生態文明建設戰略,開展了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創建。今年省兩會期間,省委書記彭清華指出,甘孜州在全省“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格局中肩負著建設川西北生態示范區的使命,并提出了要牢牢守住社會穩定和生態環境“雙底線”的硬性要求,更加明確了我州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意義,指明了下一步我州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和方向。
彭清華書記在參加甘孜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明確要求我州要創建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努力建設美麗高原。這是省委貫徹實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新的重大舉措,因此我們要高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奮力推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甘孜實踐,譜寫“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建設的甘孜篇章。
一、深刻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產力觀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哲學精髓,是人類的偉大進步和覺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文明是高于工業文明的先進文明形態,也是人類文明的前進方向。人與自然的關系是隨著生產力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不斷改善的,從過去的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到近現代的保護自然,再到當代的人與自認和諧相處,最后走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型文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就是要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相依為命。所以習近平總書記講“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這是極其重要的科學論斷,深刻揭示了自然生態作為生產力內在屬性,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觀的新貢獻和新發展。既然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所以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這個先進的理論和理念,大大解放了我們的思想,生態意識成為甘孜州最強的意識,生態共識成為甘孜州統一的共識。甘孜最好的資源是生態環境,甘孜最佳的出路在生態建設,這就是甘孜實際和甘孜特色,也是我州的經驗教訓,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生產力觀在甘孜藏區的體現和反應。
二、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基本理念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基本理念。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最著名的論斷就是“兩山論”,我州是實踐“兩山論”最合適的地區之一。對“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關系,我州的教訓更深刻,經驗更豐富,認識更全面。所以,綠色是甘孜州的底色,生態是甘孜州的生命。為實踐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落實好省委“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建設戰略布局,我州牢固樹立了先進的生態文明理念,確立了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制定了生態發展規劃,召開了綠色生態會議,踐行了綠色行動,發展了生態經濟,也獲得了綠色福利。下一步,我們還要正確處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之間的辯證關系,在發展、保護、建設、統籌、協調上多下功夫,著力推進綠化全川甘孜行動,繼續加大“山植樹、路種花、河變湖(濕地)”工程,著力構建高原森林、綠色通道、城鄉村寨、生物多樣“四大生態屏障”,推進大美草原守護行動和“中國最美高原濕地”建設,開展清河、護岸、凈水、保水“四大行動”,全面建成美麗甘孜、生態甘孜、綠色甘孜。
三、切實踐行“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根本宗旨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價值追求,也是對“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最好詮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并要求“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因此,我們必須堅持實踐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的思想,做到綠色惠民和生態扶貧。要繼續推動形成“山頂戴帽子、山腰掙票子、山下飽肚子”的立體生態格局,狠抓生態經濟,開發生態能源,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和生態旅游,著力構建生態經濟增長極,實現山川增綠、江河添景、道路添彩、群眾增收、經濟增效,走出具有甘孜特色的生態發展和綠色崛起之路。
四、正確運用“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系統思維
習近平“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論斷,背后是對人與自然關系認識的深化。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習近平總書記形象地說,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人類生存和發展,所以我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我州要有系統思想和整體思維,樹立大生態理念,做好系統保護、宏觀管控、綜合治理等工作,增強生態系統循環能力,維護整體生態平衡。要牢固樹立系統治理思維,把治山、治水、治林、治田、治貧等綜合起來系統治理,確立“生態必治土、治土必治水、治水必治湖、治湖必治河、治河必治山、治山必治貧”的生態系統修復與社會系統協調發展的理念,把“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建設成為世界上生態最完整、人居最美好的地區之一。
五、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牢固樹立生態是紅線和生態是底線的“雙線思維”,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我們要學會為子孫后代有責任、有尊嚴、有良心地活著。為實施好生態文明建設戰略這個千秋偉業和根本大計,需要著重從科學規劃、完善制度、健全法制、嚴肅執紀、嚴格監管、責任追究等方面著手,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有效的保障。當前,我州生態文明建設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全州上下要統一思想,步調一致,有很多難關要過、很多“硬骨頭”要啃,我們必須咬緊牙關,爬過這個坡,邁過這道坎。近期最緊要的是要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和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央要求2035年美麗中國基本實現,2050年美麗中國全面實現。在生態建設方面,我州應該勇敢地走在全國前列,爭取第一批建成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早日建成美麗生態甘孜。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要高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奮力推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甘孜實踐和譜寫“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建設的甘孜篇章,以優異的業績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美麗生態甘孜是自然之美,也是人文之美,更是和諧之美。我州未來發展的理想狀態是實現人與人和諧共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真正實現費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美好設想。
(作者系州委黨校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