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9月18日
◎李百歲
甘孜縣始終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民族工作主題,將促進民族團結進步貫穿發展、民生、穩定全過程,緊緊圍繞推動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民族文化繁榮、民族工作進步、民族關系和諧等重點工作,廣泛動員各族干部群眾,調動各方力量,著力鞏固和發展各族人民和諧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取得了較大成效。
一、強化組織領導,為創建工作落實責任
成立了以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為常務副組長,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和相關縣級領導任副組長,各片區工委主任、縣級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各鄉(鎮)黨委書記、各創新寺廟會(局)主要負責人以及各村黨支部書記為成員的縣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副書記任辦公室主任、縣委常委統戰部長任常務副主任,民宗局長任副主任,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各部門齊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匯報全縣創建民族團結進行示范縣活動開展情況,研究解決活動開展過程存在的重要困難和問題。每年召開全縣領導干部大會,對創建活動進行安排部署,實施行目標責任管理,將各部門、鄉(鎮)民族團結創建活動納入縣委、縣政府年度目標考核;抽調干部組建全縣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活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指導全縣各級各部門開展創建活動,并劃拔專項經費保障辦公室開展各項工作需要。
二、加強學習,逐步形成創建工作共識
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州委民族工作會議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縣委、縣政府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一系列工作部署,緊緊圍繞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扎實開展創建活動,堅持做到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將學習的成果轉化為推動創建活動的具體舉措,在全縣上下逐漸形成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和共識,為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提供了思想輿論保證。
三、以改善民生為根本,增強群眾幸福感
以“真情為民謀福利,改善民生促發展”為主題,大力開展民生共建,著力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2014年以來完成“新甘石”電網聯網工程和220千伏輸電站建設,完成達通瑪等無電地區“電力天路”建設,國道317全線改造完成,長期制約甘孜加快發展的瓶頸問題得到了解決。投入2億元實施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城鄉教育基礎條件全面改善,實現均衡化教育。深入推進衛生發展十年行動計劃,完成縣醫院綜合大樓新建、縣中藏醫院遷建等重大工程,實施康北包蟲病診療中心建設工程,深入醫療衛生改革,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全面提升。建成康北兒童福利院,3座敬老院,社會福利保障事業長足發展。城鄉居民納入醫療保險5.36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9%以上。投入1200萬元在20座寺廟實施了“五通”工程和危房改造,各族人民群眾幸福感不斷提高。
四、依托民族文化產業,助力民族文化交融,解決貧困村產業發展
依托紅色文化、格薩爾文化,實施一系列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項目,將文化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帶動更多群眾脫貧致富。投資910萬元,完成了朱德總司令和五世格達活佛紀念館改擴建,并于2017年入選《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規劃投資近5億元打造格薩爾文化精準扶貧百村產業基地,將產業基地“三十員大將”寨子128棟單體建筑按鄉鎮轄行政村和貧困村比例分配給22個鄉鎮,128個貧困村,著力解決貧困村產業發展和長遠增收問題。
五、保護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促進民族團結進步
開展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全面啟動朱德總司令和五世格達活佛紀念館、民俗非遺館、各文物保護單位宗教活動場所273件可移動文物圖片、文字等數據采集工作。第三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數據審核全面完成,并于2016年以有償捐贈方式成功收購民俗文物1514件。同時,積極開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工作。截止目前,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州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白利寺于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六、把民族團結工作與寺廟達標升級相結合,助推寺廟管理再上新臺階
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省委藏區工作會議和全州統戰暨寺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維護宗教領域穩定、推進依法管寺管僧目標,分類施策、因寺制宜,“五條戰線”多措并舉、協調發力。2015年完成26座寺廟達標升級任務;2016年完成“16+3”寺廟達標升級工作,一類升和諧10座,二類升一類7座,三類升二類2座。2017年完成24座寺廟提升上檔目標任務,其中一類提升文明和諧寺廟20座,二類提升一類寺廟4座,進一步發揮文明和諧寺廟引領示范作用,引導宗教界愛國愛教,維護民族團結,積極營造全縣和諧穩定的良好氛圍。
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今后甘孜縣將繼續進一步加強領導,明確工作責任,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斷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內涵,努力開創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局面,把甘孜縣建成各族群眾互助交融之地,把甘孜縣建成各族群眾發展繁榮之地,為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系甘孜縣委常委、統戰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