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10月16日
本網訊 為進一步擴大黨校培訓覆蓋面,滿足基層黨員個性化需求,今年以來,色達縣全力打造“流動黨校”,通過豐富授課形式、科學設置課程、建立教學體系、延伸培訓觸角,變“求學”為“送學”,確保“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校”,把黨的“聲音”傳遞到基層“末梢”,開拓了基層黨員教育培訓新路徑。
該縣堅持“借智借力、運用資源、整合力量”原則,統籌各類教學資源,構建科學系統、師資完備、閉環控制的流動黨校教師管理體系。整合了一批理論水平高、實踐能力強、懂漢藏雙語的部門業務骨干,挖掘了一批具有一定特長的土專家、田秀才、專業技術人才,爭取了一批專家學者和各行業帶頭人,組建了一支109人的“流動黨校”師資人才庫。并經過層層篩選和考察,擇優選出綜合素質高、專業技術能力強、溝通交流能力好的40人,組建“流動黨校”教師隊伍,并按照“一人一檔”進行動態管理。
該縣還推行“黨校送教清單”+“黨支部學習清單”+“黨員需求清單”自下而上的“訂單式”服務,以黨的創新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為核心,結合農牧區實際和黨員群眾需求,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組織建設、黨風廉政、鄉村振興等內容,開展“流動黨校”“送教上門”+“點單”培訓,確保黨的最新理論和相關政策能夠準確有效地傳到最基層,力求“黨員有需求、黨校就有回應”,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截至目前,已在16個鄉鎮開展“送教上門”54場次,覆蓋農牧民黨員3860人次。
同時,出臺流動黨校教師聘用管理辦法,由該縣縣委組織部、縣委黨校對“流動黨校”教師發放聘書,實行聘用制管理。堅持“建章立制”,完善教學評價機制,采取問卷和座談調查等形式,征求學員對“流動黨校”運行情況及教師授課質量的評價意見。定期組織“流動黨校”教師開展交流活動,暢談心得體會,提出改進意見,進一步提高授課質量。按照學員反饋、綜合評價、座談交流、教師互評等4個方面設置考核打分模塊,對“流動黨校”聘用教師實行年度考核,設立優秀、稱職、不稱職評價檔次開展實績考評,對評為優秀的聘用教師由縣委、縣政府進行通報表揚,并作為個人評先評優的重要考量。
蔣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