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05月31日
◎何啟紅
近日,省級示范社——康定市合勝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小貨車從姑咱鎮日地村出發,將3500枚無公害雞蛋送往康定民族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各超市。這是5月10日與康定民貿簽訂合作協議書以來,合作社送出的第四批雞蛋。到目前合作社共為康定市場送出8500余枚雞蛋,收入13300余元。
“咕……咕……”走進康定市合勝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蛋雞養殖場,3000余只蛋雞在自家的小別墅里“引吭高歌”,奏鳴曲響徹耳畔。該合作社位于康定市姑咱鎮日地村,成立于2016年。當時,日地村還是一個貧困村。在脫貧攻堅戰中,村“兩委”組織人員到德陽考察后研究決定發展養雞產業,助推村民早日脫貧奔康。“開始的時候我們養了三四百只雞,隨著雞舍慢慢擴大,我們現在已養了三千多只雞。” 日地村黨支部書記張建萍告訴筆者。
目前,合勝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有成員80戶,有養殖基地20畝,養殖場所1個,養殖蛋雞3200只,年產雞蛋84萬枚。合作社員工張留全每隔一小時就會去雞舍撿一次蛋,“今天第一次撿了200多個雞蛋, 第二次和第三次撿到300多個。就是這些‘金蛋’讓我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
對于養殖場來說,最大的風險就是禽畜生病。為此,合作社特地聘請市農牧科技局和德陽的獸醫來作技術指導、 發放藥品,保證了畜禽的健康生長。專家的到來不僅解決了養殖中的難題,也讓合作社意識到了技術的重要性,于是合作社不定期組織養殖員外出學習蛋雞養殖技術和雞病防治知識,在不斷的實踐中認真思考如何提高養殖效率和蛋品質量。
2021年,合作社引進了自動洗蛋機,在雞蛋產出后,迅速進行清洗消毒,避免雞蛋表面的微生物和致病菌通過蛋殼上的氣孔進入蛋內并大量繁殖,從而影響蛋品質量。雞蛋經過清洗、消毒、烘干后,由工作人員統一打包送往超市。
“為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我們一定會保證質量 ,為大家盡心提供綠色安全的雞蛋 。”張建萍說。
脫貧戶何云鄉在合作社入了股,還常常到合作社打工,對于他來說既增加了收入,也增添了信心。“ 我們現在也不用外出務工, 就在合作社里面務工, 每天收入150余元 。”
綠色蛋品進超市,是合勝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邁出的嶄新一步,也是日地村優化產業布局,加快產業發展的關鍵一步。雞蛋變“金蛋”,在探索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相信日地村的顆顆“金蛋”必將滾出越來越寬廣的村民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