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05月30日
◎張瑩
“嘉絨女性服飾華麗且獨特,丹巴嘉絨服飾常以長衫、百褶裙搭配披單、頭帕等其他飾品,其紋樣多種多樣……”近日,走進丹巴縣嘉絨服飾文化經營有限公司,總經理扎西拉姆正在將獨具民族特色的唯美服裝展示給顧客。
今年64歲的扎西拉姆是丹巴嘉絨服飾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其不僅有一手好技藝,還緊跟時尚潮流不斷創新為嘉絨藏繡注入新的元素。“盡管潮流不斷地變化,但唯一不變的是嫁衣所代表的幸福意味。”扎西拉姆表示。
手中有線,心中有花。嘉絨藏繡是不需要借助工具,自成一派的刺繡手法。作為土生土長的丹巴人,藏繡早已融入她的生活。耳濡目染下,扎西拉姆成為嘉絨服飾制作技藝的“守藝人”。
傳統手藝需要“新傳人”,堅守品質才能走得遠。
“12歲,我便開始自己繡頭帕,50余年來我親手繡織上千套的‘三片’和上千件紅、白披衫的邊花,完整繼承了民間藏繡的全部技藝。”扎西拉姆表示,一件精美的服飾需要耗費很多精力,耗時、用情只是學習這門技藝的第一道門檻,更關鍵的還在于如何創新。
怎樣才能實現對手工技藝的保護、發展和弘揚?帶著這樣的思考,2016年,憑著對藏繡的一腔熱愛,扎西拉姆成立丹巴縣嘉絨服飾文化經營有限公司,并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組織培訓教授藏繡技藝;2017年,舉辦丹巴嘉絨純手工藏繡培訓班,培訓時間長達90天,參加人才技能培訓60人……
“一方面讓傳統技藝得到保護和傳承,另一方面也解決了當地婦女的就業問題。”扎西拉姆表示,現今自己的學生約有600余人,已遍布全省各地,為嘉絨藏繡文化的傳承及發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可喜的是,在歷時4年的艱辛創作,2019年扎西拉姆帶領團隊研發完成丹巴嘉絨藏族女王嫁衣系列服飾。
“自己始終堅守傳統藏繡手工制作的匠藝精神,追求精致與完美。無論是服飾,還是手工藝品一上市都受到大家的一致追捧,供不應求。”扎西拉姆表示,只有堅守品質才能走得遠。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在傳授藏繡技藝的同時,積極參加各類評選和比賽,不斷提升自己的藏繡技藝,繼續傳承、弘揚、創新嘉絨藏繡技藝,這也是扎西拉姆努力在做的。
扎西拉姆說:“公司一直致力于拓寬傳承之路,帶動當地女性就業,助推鄉村振興。近年來,我充分感受到州內營商環境翻天覆地的變化。接下來,公司也在規劃藏繡培訓基地的建設,將為更多婦女搭建就業平臺,讓藏繡更好地融入到生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