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05月30日
本網訊 今年以來,瀘定縣以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團結進家庭”實踐行動為契機,培育打造“石榴籽家園”工作品牌,持續鞏固拓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成果。
該縣堅持“在瀘定,不謀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謀全局”思想,將龍吟半島小區打造為有特色、有亮點、有創新的“石榴籽家園”,發揮其示范帶動和陣地堡壘作用,加快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各民族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良好局面。同時,依托小區內的甘孜縣駐瀘離退休干部職工協會成立“石榴籽工作室”、組建“石榴籽工作隊”,做了大量“潤物細無聲”的工作,有效凝聚和傾情服務各族群眾。
以實施實踐行動為抓手,依托在小區內打造的“石榴籽家園”廣場,以春節、中秋節等重大節慶和重要時間節點為契機,因地制宜開展“優秀民族文化展演”“民族團結一家親”等系列群眾喜聞樂見、參與度高的實踐行動主題活動和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小區內各族群眾和每個家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培植好家庭、涵養好家教、培育好家風,爭創“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家庭”,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該縣以沙壩社區“大黨委”為“軸心”,延伸基層實踐行動工作鏈條,匯聚轄區單位、社會組織、各族群眾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龍吟半島小區“石榴籽家園”建設工作,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結合大下訪、大排查、大化解“三大行動”和“落實一件促進民族團結的實事”活動,搭建起教育引導、管理服務、權益保障、政策宣傳、化解矛盾、紓困解難等平臺,延伸服務群眾“觸角”,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創新“黨建引領+紅色物業”模式,構建社區、小區臨時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駐區單位參與的“五位一體”小區多元治理模式。強化培育小區黨支部引領作用,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整合小區服務資源、集聚服務力量、健全服務機制,引導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依托社區“大黨委”工作平臺,按照“片長制+街長制+縣級單位蹲點”方式,深入開展黨員“雙報到”、紅城先鋒黨員志愿服務、“民族團結進小區”等活動,將創文創衛、治安亂點集中整治、民族團結進家庭實踐行動等中心工作與小區治理統籌結合,構建“社區+小區+樓棟+居民”治理架構,提升小區治理效能,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繪就民族團結進步最大“同心圓”。
記者 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