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05月17日
杵坭新村新貌。
杵坭村火把廣場。
◎本網記者 李婭妮 實習記者 羅文婕 文/圖
5月,走進距瀘定縣城南17公里的杵坭村,只見綿綿青山伴潺潺流水,生態農莊與紅櫻桃輝映,三五成群的游客樂享田園風光,“中國紅櫻桃之鄉”各式農家樂食客住客盈門,以“紅色村莊綠色康養”為基調的農旅融合發展新貌,成為這一幅多彩鄉村田園畫卷的點睛之筆。
紅色村莊別樣紅 盤活資源擦亮名片
88年前,紅軍長征途經杵坭村,在這里暫停駐、扎火把、急行軍,播下了紅色的種子。而今,杵坭村圍繞“茶馬古渡口、紅軍途經地、時代新樂園”新定位,將紅色文化、生態建設、休閑旅游緊密結合,統籌推進鄉村治理和產業發展,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全面鄉村振興,走出了“紅”與“綠”融合發展的新路子,打造出一個村美民富日子甜的幸福“紅色村莊”。
1935年5月28日晚,紅一方面軍紅四團晝夜奔襲,行進至杵坭村時,天已黑,還下起瓢潑大雨。雨水淋濕了戰士的衣服,而他們這時連飯都還沒有吃上一頓。一路戰斗、修橋、急行軍,大家十分疲憊,速度明顯慢了下來。
恰此時,河的對岸負責防守瀘定橋的敵軍打著火把正冒雨連夜向瀘定趕。如果紅軍繼續摸黑行軍,勢必落在敵人的后面,怎么辦?紅四團當即決定利用白天打敗的敵人番號偽裝前行,卻發現缺少照明材料。
這時,杵坭村群眾主動為部隊提供籬笆、竹竿等物品,并積極幫助部隊扎火把、對暗號,用以迷惑對岸欲趕赴瀘定縣城增援的敵人。店主許昌義在自家竹林中砍來竹子,倒入煤油、塞入布條,為紅軍制作火把,弟弟許昌龍則為紅軍當向導。
紅四團在杵坭群眾支持幫助下,不顧疲勞饑餓,連續趕路21小時后,以綁腿做繩子、相互攙扶繼續急行軍,為飛奪瀘定橋贏得寶貴時間。這是熱血可以點燃火把的地方,更是一個信仰不會泯滅的地方,時至今日,依托豐厚的紅色底蘊,杵坭村民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想起往年杵坭壩,不由兩眼淚花花。屋里屋外窄卡卡,戶戶都是竹籬笆;羊腸小道路難走,有病有痛無錢花;而今同樣一個杵坭壩,哪家不是笑哈哈。漫山遍野櫻桃花,房前屋后金疙瘩。游人多來沒法說,掙錢就在屋檐下。修得廣廈千萬間,我唱山歌把黨夸……”杵坭村村民吳全清自創山歌《櫻桃頌》唱出了杵坭村前后變遷的真實寫照。
從前,那個無資源、無水源、無礦產的“三無”杵坭村,有郭姓人家居住在巖洞一住就是三代。而現在,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紅色引擎”的杵坭村,以做優生態、做美鄉村為根本,立足村情實際,盤活紅色資源、建強紅色陣地、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把基層黨建融入鄉村振興各環節,不斷擦亮“紅色美麗村莊”名片,引領全村做大、做強、做優紅櫻桃核心產區文章。
紅綠相宜農旅相遇 村民共享發展機遇
2021年,杵坭村被納入四川省首批30個紅色美麗村莊。杵坭村整合“紅色美麗村莊項目”和櫻桃谷旅游景區基礎設施提升項目,堅持以生態為底線,投入1460萬元對現有長征遺址實施搶救性保護,復原“長征路”,沿途遍布“紅色印記”,紅色名村標識鮮明醒目、紅色主題定位準確、紅色參觀線路精煉生動。
此外,杵坭村合理利用長征文化資源,優化紅色文化紀念設施展陳內容,增加紅色歷史的厚重感,讓紅色資源內涵更為豐富。同步,還實施公路沿線的造林綠化、村道彩化、五改三建等工程,建成規范化停車場、步游道、游客集散中心等配套設施,提升整村美感。
村黨支部書記許忠平說:“杵坭前依綠水,后靠青山,還有紅色基因文化供我們挖掘,建設紅色美麗村莊,致力于鄉村振興,前景更美好。”
“在鄉村振興發展中,就是要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展現出我們杵坭的特點。”杵坭村駐村第一書記鄒河昊說。杵坭村海拔適中,光照充足,灌溉水源充沛、水質好,非常適合發展林果業,但以前交通不便且品種單一、產品質量較差,效益不高。
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優化調整第一產業,引進改良櫻桃、桃子、李子、枇杷、核桃等品種和發展火龍果、獼猴桃種植,實現了農產品產量和質量的提升。
同時,加力推進一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將水果優勢和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延長產業鏈;充分發揮杵坭村茶馬古渡口和親河親水親田園優勢,以觀光農業、賞花品果、嘗特色農家菜為載體,打造集紅色文化、休閑旅游、農耕體驗、山歌文化為一體的“大渡河陽光康養休閑旅游示范區”。
大力支持村民開辦民宿和農家樂,通過以獎代補、項目整合、招商引資,加快農家樂向鄉村酒店的改造提質,涌現出以紅櫻桃、板板橋、三舍等為代表的發展典型,走出了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而連續12年舉辦的“紅櫻桃節”,更是大幅提升杵坭紅色旅游和鄉村旅游熱度,拉動旅游消費,增加群眾收入。羊兒槽農莊老板李健瓊說:“我的農莊種著櫻桃、枇杷多種水果,可供游客游玩采摘,還提供特色餐飲和民宿,每次都能讓客人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羊兒槽農莊的發展是杵坭村發展的一個縮影,獨特的地理區位、自然條件和紅色文化底蘊孕育了杵坭的名片。“近年來,村里接待游客越來越多,全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4008元增長至2021年的1.88萬元,杵坭村也從遠近聞名的窮村搖身一變為全縣首個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萬元的富村。”許忠平自豪道。
如今,迎著紅色美麗村莊建設的東風,偉大長征精神將繼續滋養這片紅色熱土上的群眾,紅城綠谷間正孕育、翻涌著新的發展故事,煥發出鄉村振興的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