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6月20日
亞丁美景令人陶醉。
文旅活動吸引眾多游客參與。
美麗的牛奶海。
◎本網記者 蘭色拉姆 文/圖
它匯集著雪山、冰川、湖泊、草原、瀑布等壯麗景觀,擁有著皮洛遺址、天文公園、香格里拉人文風情等瑰寶。它就是稻城縣,四川西南邊緣的一顆“明珠”。
近年來,稻城縣立足資源稟賦和全省、全州區域發展戰略定位,緊扣“打造國際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標,著力創建“天府旅游名縣”,探索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
文旅融合激發新活力
助推鄉村振興發展是稻城縣推進文旅融合新發展一大看點。
為提升鄉村旅游品位,有效解決鄉村旅游同質化、傳統文化特色不足等問題,該縣探索文旅融合產業發展新模式,全力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所沖二村位于稻城縣桑堆鎮東南部,村里建設了星空帳篷、七彩滑道、卡丁車越野、牧區騎馬射箭、牧場風箏、草原鍋莊等旅游項目。通過支部管理、企業經營、群眾參與的方式,實現了企業和群眾共同盈利。
據統計,所沖二村已解決了8名村民固定就業,解決臨時用工30余人,該村年均增收約100.8萬元。所沖二村村民沖熱燈告訴記者:“村里引入企業以后,我們一個月能拿到2000多的工資,希望通過大家共同努力,把我們村打造的更好。”
位于稻城縣噶通鎮政府東南方向的自俄村,有國家級文保單位自麥經堂,有被譽為“青楊之母”的古青楊樹、瑪尼長廊等文化景點。得力于鄉村振興戰略,該村先后新建環自麥、“青楊之母”、轉經房、瑪尼堆等景點的步游道,并修繕文保基礎設施,實現了以新農村建設促進旅游發展,旅游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良好循環。
據了解,稻城縣積極加大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強化文化融入等舉措,還打造了龍古村、然央村等文旅融合示范點,切實把發展農旅、文旅融合作為增加村域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加快推進農旅、文旅融合,完善基礎設施,助力農牧民群眾吃好“旅游飯”。
稻城縣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在現有基礎上,稻城將積極調動農牧民群眾廣泛參與農旅、文旅融合的內在動力,在充分考慮當地生活生產習慣、經濟發展水平和群眾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完善民居功能、優化環境,引進客源,使農牧民群眾真正參與到旅游大潮中,真正享受到鄉村振興“紅利”。
“四字訣”開辟新路子
“亮點要突出,實際要符合,方向要明確。”在推進文旅融合新發展的進程中,稻城縣緊緊圍繞“作戰圖”,以念好“文、旅、活、動”四字訣為抓手,開辟稻城“詩和遠方”的新路子
讓旅游“文”起來,挖掘文化內涵做好景區景點建設是關鍵。為此,稻城縣結合自身資源稟賦,注重處處是景的生態景觀,注重挖掘每一自然景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讓游客不僅看到、聽到、體驗到各種奇觀異景、豐富多采的民風民俗,更讓游客感受到地方文化的啟迪浸潤。
讓文化“旅”起來,體現地域特色完善設施建設不可少。依托旅游資源和文化底蘊,稻城縣打造具有康巴特色和稻城特點的“稻城印象”、“稻城味道”系列品牌,并設立文化雕塑群,分區展示獨特的牧區文化、婚俗文化、農耕文化、紅色文化等,將地域特色文化用實物的形式予以體現,形成視覺IP讓人眼前一亮。
讓文旅“活”起來,獨具匠心推進文創開發是大勢所趨。通過政府主導,稻城縣加大對阿西土陶、德薩旋木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引進公司建設稻城印象·創意文化體驗中心,開發“亞丁福娃”系列旅游紀念品,并打造藏家體驗館,分設3D影院、藏青蘭館、康體藏文書法館等,實現文化傳承、保護和展示。
讓文旅“動”起來,常態舉行文旅活動要堅持。目前,稻城縣已建成亞丁演藝中心、亞丁非遺主題社區項目、多業態集聚的亞丁天街、稻城印象創意文化產業園等,打造了大型歌舞劇《亞丁·三怙主》,并緊跟防疫態勢開展合適的文藝活動,在做好文化宣傳的同時,吸引游客參與,帶動群眾增收。
鞏固成果譜寫新篇章
2019年4月29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在成都開幕,大會正式公布了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縣”命名名單,稻城縣成為四川省十個“天府旅游名縣”命名縣之一。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精神,該縣持續鞏固提升天府旅游名縣創建成果,聚焦質量提高、增加配套、生態優先、產業扶貧、強化措施和強化營銷,推進文旅融合譜寫“新篇章”。
在提高質量和增加配套方面,稻城縣創建品牌飆升名縣“顏值”,夯實基礎健壯名縣“骨骼”。該縣全力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區、生態旅游示范區創建,以項目為抓手促進景區品質提檔升級,并整合資金加快推進旅游公共服務配套功能建設。據統計,目前稻城縣已成功創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8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1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1個。
在生態優先和產業扶貧方面,稻城縣注重“氧護”名縣“血液”,注重造福百姓展現名縣擔當。通過進一步厚植生態本底,切實履行國家生態功能區主體責任,成功創建國家第三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同時,探索“突出黨建引領,實施就業、產業、創建”三項工程,抓實了生態、精神兩個文明建設的全域旅游助推精準扶貧“132”稻城實踐。
在強化措施和強化營銷方面,稻城縣狠抓服務彰顯名縣“氣質”,提升效益散發名縣“魅力”。通過強化市場監管、注重輿情監控、提升服務質量,堅持管理和服務并重,全方位保障游客安全、舒心。此外,綜合運用“傳統推介+新型媒介”,參加各類宣傳推介,進一步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
“將稻城天文公園天文板塊,人類遺址考古人文板塊,稻城亞丁景區生態板塊‘三個區域’整合起來,打造‘天文+人文+生態’全時空旅游目的地,形成四川文旅新的‘金字招牌’,再通過5至10年努力,有望將稻城區域建設成為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據稻城縣相關負責任人介紹,立足特有的天文科技、史前文化、人文生態資源,稻城文旅融合將有更廣闊的“舞臺”。
文旅融出新天地,只爭朝夕向遠行。站在新的起點,稻城縣委、縣政府有著新的打算——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指示要求,貫徹落實好省、州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全面實施“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