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1年08月20日
◎葉樹平 李娟
初秋的瀘定縣德威鎮莊子村,山花爛漫,林木蔥綠。養蜂人祝錫貴正穿著防護服小心翼翼地檢查蜂箱的生長情況。他采取古法養蜂,以掏空的木桶吸引蜜蜂筑巢釀蜜,取蜜時先以艾草燃煙驅離蜜蜂,再用刀將蜂蜜連巢一起割下。
在山里取蜜,操作繁復,稍有不慎便會被蜂群蜇傷。祝錫貴說,每年中秋節后,是割取蜂蜜的最佳時間。古法養蜂管理不便,蜂蜜產量、質量容易受氣候環境變化影響,收益也隨之變化。“去年因天氣原因,四十幾桶才賣了一萬多元”。
在生產實踐中,祝錫貴不斷探索和積累養蜂經驗,同時在村“兩委”的幫助下,他參加了鄉里組織的三千米甜養蜂培訓,逐漸提升了自身的養蜂技能。“今年實行了科學管理后,養蜂收益不錯,最少有2、3萬元”。
莊子村分為莊子、新店子和中油房3個村民小組,平均海撥1700米,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天然的河谷氣候非常適宜發展養蜂業。2020年莊子村發展蜂蜜產業的農戶有20余戶,蜂蜜產蜜600多斤,產值6萬余元。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瀘定縣加大了對地方特色產業的扶持力度,鄉村干部也積極拓展產業銷售方式和渠道,讓村民實現穩步增收。
“目前我們村養殖蜂蜜的人有50多戶,今年天氣比較好,有利于蜜蜂產蜜,收成預計在去年的基礎上翻一倍,大概有1000—2000斤,全村蜂蜜產業的收入預計15萬元左右。”莊子村第一書記李燕說。
蜂蜜生產出來了,村”兩委”積極思考和探索,多渠道進行營銷,逐步拓展了蜂蜜的銷售市場。“我們去年為發展這個產業,制定了專屬包裝,今年我們會繼續把包裝做好,并進一步加大網絡平臺的銷售和宣傳。”李燕說。
莊子村全面實現小康后,村民們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充滿了信心,發展的內生動力也不斷增強。“有了黨的惠民好政策和各級幫扶,我們蜂農的生活比蜜甜。在村組干部的指導下,我還發展了花椒種植,今年就花椒收入也有1萬多元。如今我們全村人信心十足,甩開膀子加油干,要讓莊子村更好地發展起來。”祝錫貴有感而發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