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10月14日
本網訊 “種養一體化”是一種新型生態農業模式。近年來,巴塘縣結合市場需求,以當地農業生產資源條件為依托,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種植果樹的同時發展生態養殖業,促進土地資源循環利用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
優化設施強產業。落實資金543萬元,新建藏仔豬自繁基地及配套設施9座,以分散養殖藏生豬和集中自繁藏仔豬為發展方向,統籌全縣255戶、1701人建立藏仔(生)豬養殖合作社。截至目前,出欄銷售藏豬4977頭,實現養殖戶年人均增收1349元。
循環經濟增紅利。采取循環養殖模式延伸打造種植蜜源產業,放置中蜂2200余桶,發展蘋果、車厘子200畝、花椒和紫苜蓿草3150畝,實現生態養殖,預計2020年中鋒產業產能14800斤,養殖戶人均增收1536元,種植花椒、紫苜蓿草人均增收480元。
創新舉措優保障。采取引進來、走出去方式,邀請專家現場傳授養殖技術覆蓋1053人,派出村干部、專業技術人員共82人走出去提升養殖發展技能,聘請專業管理員、技術員3人,傳幫帶本土畜牧人才。 本網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