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05月26日
本網訊 “今天天氣很好,又是周末,我們帶著孩子到盛煌基地感受采摘小番茄的快樂,這里的蔬果都很不錯,給孩子吃我們很放心。”正在爐霍縣現代農業產業飛地園區采摘蔬果的仁達鄉干部春花高興地說。
2016年,爐霍縣人民政府首次在全州推出“公司+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新型“飛地扶貧”新模式,引進甘孜州盛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創立爐霍縣鮮水源農業有限責任公司,提出政府引導、企業引領、村級負責、群眾參與、產業共建、利益共享發展思路,有效實現不同鄉鎮、村組之間優勢互補、利益共享,解決農牧民冬季吃新鮮蔬菜困難的同時帶動全縣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如今,通過不斷摸索,企業和政府投入總資金1.2億,安置貧困戶87人就業,88個村集體年增收600萬元,非貧困村貧困戶集體年分紅增收249萬,200余戶農民土地流轉年分紅68萬元,企業實現了高原番茄每年總產量600余萬斤,總收入3000余萬元,成為了全國唯一一家全年365天供應小番茄的企業,同時,園區開展的“農業+旅游觀光”體驗游活動,每年接待2萬人次;有效帶動爐霍縣88個貧困村,2380戶貧困戶10019人脫貧增收,實現了政府、企業、群眾三方獲利,為全縣脫貧奔康插上“騰飛”羽翼。
“脫貧奔康經濟上的扶貧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精神上的扶貧才是重心,每年我們在基地開展200余次蔬菜種植培訓,受益群眾達5000人以上,實現了既富口袋又富腦袋。”爐霍縣盛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如是說。
縣融媒體中心 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