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8月22日
◎縣委中心報道組 葉強平 文/圖
7月至8月,是高原最美的季節,被譽為“世界高城”的理塘縣城被一片蔥綠包圍,“百米見綠、千米見園”已呈現在居民眼前。
今年以來,縣委主要領導先后3次率縣級領導和環林局、住建局、水務局等部門深入城南濕地群、工業園區、城西花園等地進行調研,專題召開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會議,研究城鄉綠化工作,為理塘縣生態文明建設“問診把脈”,并提出了今年要把5萬株樹木種植在城鄉的要求,為全縣的生態文明建設制定了藍圖。
4月中旬,該縣發動全縣機關企事業干部職工、駐軍官兵、中小學生、個體工商戶等,集中時間,在城南濕地積極開展義務植樹工作,種植高山柏、旱柳、光果西蘭楊等樹木0.89萬株。大力開展庭院綠化工作,讓每個單位都擁有一個小花園。同時,為提高樹木成活率,還對種植的樹木均進行了支撐架固定,落實園林公司、經銷公司人員,分三組、劃區域負責對樹木澆灌和修枝打叉及施肥管護工作,有效保證了成活率。在縣城一縱三橫和格薩爾廣場、仁康古街等主要場所擺放時令花卉,點綴扮靚理塘,為理塘聚人氣提供支撐。
“現在,學校像花園,縣城像森林公園,到處一片蔥綠,走在街道上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把拍的圖片發到微信朋友圈里,來過理塘的朋友們都稱贊理塘的變化大。”喜歡沒事就在縣城轉轉的理塘縣三完小教師李樹平說。
據了解,今年理塘縣爭取項目資金450萬元,對城西花園、木拉街、縣城境內新318線、東城門及大彎處、交通花園、洞子口等區域進行綠化,種植青海云杉、大果圓柏、旱柳1.19萬株,在藏式花臺內栽植鋪地柏3.01萬株,實現綠化面積900畝,撒播花(草)種子0.05萬公斤。同時,在扎蚌林卡內完成了改渠引水、筑土壘石、抬高水位等簡單水系工程,形成濕地6處,面積約75畝,在可用區內栽植小規格云杉0.42萬株。
在高城鎮牧民新村,一片荒灘地已變成有花草樹木、有湖的公園,成為群眾休閑的好去處。今年,高城鎮積極組建造林合作社,投資770余萬元,實施并完成了佛眼林卡、城東河沿岸和卓凡加油站等地的綠化任務,共栽植云杉、旱柳、高山松等樹種1.2萬株。
“為讓貧困戶積極參與生態建設中,并獲得一定的收入,我們把全鎮49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829人納入造林合作社,打造10余畝人工湖。通過這種方式既改變了環境,保護了生態,又可以增加貧困戶的收入。”高城鎮黨委書記達瓦澤仁介紹說。
理塘縣以甲洼鎮、濯桑鄉為主,突出林旅結合,投資約750萬元,采取造林合作社實施方式,完成過鄉(鎮)境內道路(G227線)綠化和鄉鎮美化工作,栽植云杉、旱柳1.5萬株。進一步完成大河邊至君壩段、東城門至禾尼段、三完小至扎嘎神山段2017年項目的補植補栽工作。完成甲洼卡娘村彩虹橋河道荒坡綠化任務,種植光果西蘭楊、旱柳等樹木0.12萬株。全面推進漢戈花海鞏固提升工程,撒播雪菊100畝,撒播虞美人、金盞菊、孔雀草、波斯菊、五彩石竹等花種740斤、240余畝。
“通過實施山植樹、路種花、河變湖工程和城鎮扮綠扮靚工程等,理塘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生活富裕的生態路正在形成。”理塘縣環林局長余華平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