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3月13日
青德鎮田園風光美如畫。
打造后煥然一新的青德民宿。
■本網記者 唐闖 肖霄 文/圖
3月,鄉城縣河谷村寨已是春暖花開,在一樹樹桃花映襯下,青稞已在田野中吐綠,記者來到該縣青德鎮仲德村,就發展鄉村旅游的相關情況進行采訪。
去年,鄉城縣擬申報創建的青德仲德田園藏鄉4A景區經專家嚴格打分順利通過專家評審,達到了申報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基本要求,成功列入川旅景評委2017年4A級旅游景區創建計劃。
目前,鄉城縣創建田園藏鄉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相關工作正在該村有序推進,今年該縣將計劃繼續在青德鎮打造庭院18戶、民宿打造35戶。
在仲德村,村長桑登告訴記者,今年仲德村大多數村民忙完春耕后,并未離開村子外出務工,而是在縣、鄉黨委政府的引導下,忙著打掃村子里的清潔衛生,管護樹木,種下樹苗,重新打造自家的院子,部分村民加入該村舞蹈表演隊正忙著排練節目,為游客提供更多的藏家田園風情體驗。在該村,村民們都期盼借著全縣鄉村旅游發展的良好勢頭,做好民宿接待,增加收入。
仲德村是鄉城縣鄉村旅游發展的一個縮影。
去年,鄉城縣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與青德鎮11戶村民簽訂精品民宿打造協議,完成1家精品餐飲和1家精品民宿建設,同時與非梵酒店達成管理合作協議。目前,鄉城縣文化旅游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正在與省水投集團商談注資合作開發鄉城旅游的相關協議,與聯創基金正在推進鄉城旅游資源開發的合作協議。
截至目前,該縣在全縣范圍內通過引進企業、引導群眾自發發展民宿接待戶達31家,吸引了不少內地的游客到此體驗鄉城獨特的民居和田園風情,部分村民從中獲得收益,增加了收入。
在縣文旅廣新局干部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已經建成的幾處鄉村民宿。這些民宿在保留鄉城白藏房特有風味的基礎上,增加了房屋內部及庭院的體驗性和觀賞度。在該村初步取得收益的幾家民宿,一些游客正在桃樹下拍照,享受3月的和煦陽光。
縣旅發委主任、文旅廣新局局長胡平建告訴記者:“我們的目標是把鄉城建設為國際鄉村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3月7日,胡平建前往上海參加“2018年甘孜旅游品牌上海專場推介會”,推介鄉城縣“最美藏鄉田園”品牌。
據胡平建介紹,鄉城縣旅游資源的特點是人文景觀大于自然景觀,在充分評估了鄉城旅游資源后,鄉城縣將旅游業定位為小眾高端型,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致力于農旅結合、文旅結合的深度體驗游的打造。
據了解,在這一發展思路下,青德鎮田園藏鄉國家4A級旅游景區建成后,將不收取門票,力爭在景區門票經濟帶動旅游業發展的傳統模式外,探索一條符合鄉城地域特點的旅游發展之路。
在縣旅發委,記者進一步了解到,從去年到現在,鄉城縣正抓緊開展對該縣文化資源整理工作,采取措施加大保護與傳承力度。一是啟動了白藏房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工作,前期已經開展白藏房、土雕文物保護工作,目前,通過專家現場指導,正在向省文物局申報5個單體白藏房省級文物和洞松鄉石棺墓群2個國家級文物工作。二是保護與傳承工作正抓緊推進,完成了白藏房內部木料替代的施工方案,目前正在測算和融合補助資金,引導和鼓勵群眾新建現代工藝型白藏房。三是啟動“鄉城菩提”地標申報和“中國菩提之鄉”申報工作,計劃今年8月份申報成功。四是編制《天邊的香巴拉》,以“一核、三絕、五蘊、八景”將鄉城分散景點串聯起來,深度挖掘香巴拉文化的內涵;五是以“鄉城百藏坊文化發展公司”為載體,擬利用桑批嶺寺舊址創建“鄉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傳承鄉城特色文化。
為進一步推進文化和旅游產業的融合,在去年引進北京一家文創公司與縣國資公司合資成立“孜珠菩提文化公司”開發菩提文創產品的基礎上,鄉城縣進一步將該縣唐卡、木雕、泥塑藝人技藝與“百藏坊文化產業公司”深度融合,持續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唐卡、木雕、泥塑、金銀器具等文創產品。
同時,鄉城縣將進一步以“企業+農戶”的方式,鼓勵引導當地群眾以房屋、民俗物品等入股發展民宿接待和特色餐飲,增加財產性收入,逐漸形成融民族文化、自然生態為一體的特色民宿品牌。
在硬件設施方面,結合特色民宿品牌的建設工作,未來,鄉城縣計劃用兩年時間,逐步計劃實施《藏鄉田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桑披玲寺保護維修、土碉保護維修》的相關工作。計劃截止2018年底完成總工程量的40%。
同時,鄉城縣G549桑鄉路和S460鄉然路的道路改擴建工程正有序推進,鄉城縣至云南香格里拉縣的洞東路已經貫通投入使用,各主要交通道路以及縣城至景區的道路也在施工建設,力爭通過持續加力,進一步提升進入景區交通通達性。
離開該縣青德鎮仲德村,一路上,記者看到各施工路段正在加緊施工,處處一派繁忙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