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22年03月06日
過去一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勝利召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制定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一年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諸多風險挑戰,全國上下共同努力,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年主要目標任務較好完成,“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我國發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我國經濟尚處在突發疫情等嚴重沖擊后的恢復發展過程中,國內外形勢又出現很多新變化,保持經濟平穩運行難度加大
●我們深入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注重宏觀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經濟保持恢復發展
◎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4萬億元,增長8.1%
◎全國財政收入突破20萬億元,增長10.7%
◎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1%
◎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9%
◎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壯大
◎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重要進展,載人航天、火星探測、資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領域實現新突破
◎企業研發經費增長15.5%
◎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
●經濟結構和區域布局繼續優化
◎糧食產量1.37萬億斤,創歷史新高
◎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8.2%,信息技術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較快發展,產業鏈韌性得到提升
◎區域發展戰略有效實施,新型城鎮化扎實推進
●疫情防控成果持續鞏固
◎落實常態化防控舉措,疫苗全程接種覆蓋率超過85%,及時有效處置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
●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針對性,推動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建立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將2.8萬億元中央財政資金納入直達范圍
◎有效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兩次全面降準,推動降低貸款利率
◎有序推進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化解,穩妥處置重大金融風險事件
◎強化穩崗擴就業政策落實
◎加強大宗商品保供穩價,著力解決煤炭電力供應緊張問題
◎從全年看,主要宏觀經濟指標符合預期,財政赤字率和宏觀杠桿率下降,經濟增速繼續位居世界前列
●優化和落實助企紓困政策,鞏固經濟恢復基礎
◎新增減稅降費超過1萬億元,還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煤電和供熱企業實施階段性緩繳稅費
◎2013年以來新增的涉稅市場主體去年納稅達到4.76萬億元
◎加強鐵路、公路、航空、海運、港口等運輸保障
◎加大對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企業信貸投放,繼續執行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信用貸款支持政策,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幅超過40%,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持續改善營商環境
◎繼續壓減涉企審批手續和辦理時限,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
◎推廣一批地方改革經驗,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
◎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基本完成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
◎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和廣州期貨交易所
◎穩步推進農業農村、社會事業、生態文明等領域改革
◎新增4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推出海南自由貿易港開放新舉措
●強化創新引領,穩定產業鏈供應鏈
◎加強國家實驗室建設,推進重大科技項目實施
◎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提高間接費用比例,擴大科研自主權
◎延續實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將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
◎強化知識產權保護◎開展重點產業強鏈補鏈行動
◎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新興產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不斷優化經濟布局
◎落實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出臺新的支持舉措,實施一批重大項目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
◎加強農業生產,保障農資供應,對種糧農民一次性發放200億元補貼
◎推動鄉村振興,確定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
◎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推出一批重大改革舉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
◎“放管服”改革取得新進展
◎市場主體總量超過1.5億戶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穩步推進
◎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生效實施◎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21.4%,實際使用外資保持增長
●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
◎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平均濃度下降9.1%
◎第一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
◎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1%
◎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和拓展
◎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社會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
◎教育改革發展邁出新步伐
◎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6萬個,惠及近千萬家庭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
◎鞏固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果
◎推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和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持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全面實施長江十年禁漁
◎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突破10億千瓦
◎出臺碳達峰行動方案
◎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發展社會事業
◎加大農村義務教育薄弱環節建設力度,提高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標準,3700多萬學生受益
◎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
◎國家助學貸款每人每年最高額度增加4000元,惠及500多萬在校生
◎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系
◎把更多常見病等門診費用納入醫保報銷范圍,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率達到60%
◎實施三孩生育政策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我國體育健兒在東京奧運會、殘奧會上勇創佳績
◎經過精心籌備,我們成功舉辦了簡約、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奧會,也一定能辦好剛剛開幕的冬殘奧會
●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和治理創新,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法律議案10件,制定修訂行政法規15部
◎繼續開展國務院大督查,深入實施“互聯網+督查”
◎創新城鄉基層治理◎強化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
◎加強國家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貫徹落實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恒糾治“四風”,進一步為基層減負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
◎習近平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通過視頻方式出席聯合國大會、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中非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開幕式、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亞歐首腦會議等重大活動
◎成功舉辦多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進國際抗疫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和挑戰
◎中國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