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2年03月06日
你點題 我代言
3月5日,針對網友關于西部地區農產品品牌打造的問題,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農工黨中央文體專委會副主任何學彬和住川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主任謝商華。
四川日報全媒體推出的“你點題 我代言”全國兩會互動專題活動正火熱進行。目前,活動已邀請入駐平臺的代表委員共12人。他們關注的方向涉及三農、文化教育、就業創業、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等多個領域。想跟代表委員們在線交流嗎?快進入專題留言互動吧。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樊邦平
網友@韓點題
四川農產品種類多品質高,但叫得響的品牌還不夠多,如何進一步提高社會知名度?
@韓的留言
我是四川一家農業合作社的負責人,“青花椒案”讓我們這些做田頭生意的心里打鼓。我們田里的好東西多,有關部門是不是也應該拿出更有力的辦法來打造、保護我們自己的農產品品牌?
品牌難題
四川眾多知名農產品中在國外有“身份”的僅5個
“網友反映的問題,也是我這次想呼吁的。”在謝商華看來,“青花椒案”折射出,我們在農產品商標注冊獲權上的著力還不夠,忽視了商標注冊以及品牌建設。
“事實上,青花椒不是個案。以四川為例,我省目前仍有一些特色商品和特色服務還沒有注冊商標,這反映出我省部分行業在國內外的獲權(獲得商標權)意識還不夠,在品牌建設上的力度也還不夠。”謝商華說,“四川眾多知名地方農產品中,在國外正式注冊了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只有鹽源蘋果、雅安藏茶、竹葉青等。”
謝商華介紹,在今年的兩會上,她會提交一份助力品牌經濟發展的提案。
西部優質農產品品牌建設問題,也是何學彬關注的重點。去年,何學彬在眉山洪雅縣做調研時發現:茶葉種植面積居全省第二的洪雅縣由于缺乏區域公共品牌,全縣出產的茶葉多數為外省茶企做了嫁衣——全縣3.53萬噸干茶,七成以上以低價賣給了外地做原材料,當地茶園的每畝收入只有7000多元。
如何破解
大力打造區域公共品牌,提升品牌溢價能力
“洪雅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提升西部地區農產品的知名度,既需要企業主體下功夫打造自己的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政府也要充分予以政策支持,大力打造區域公共品牌。”
何學彬建議:一方面國家層面可制定西部地區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支持政策,并建立品牌注冊、日常管理促進機制,對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認定給予傾斜。另一方面,還應對西部農產品公共品牌在平臺宣傳、展銷展會、市場拓展等方面給予優惠條件或政策支持。
“提升農產品的知名度,還要多條腿走路。”何學彬認為,當前我們不僅要重視農產品的“品牌打造”,更要重視“產業建設”,不僅要提升品牌溢價能力,也要發揮品牌引領功能,通過品牌建設,引導產業朝著“先進”的方向發展。
由知識產權管理部門來牽頭統籌“品牌協同”
“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謝商華表示,在品牌打造方面,可由知識產權管理部門來牽頭統籌“品牌協同”,圍繞目標市場,構建系統化、協同化、有機化的品牌整體,從產品驅動的“成本優勢”轉向品牌引領的“市場優勢”。
在具體操作中,謝商華建議,做品牌第一步應先做優質量,要保證產品的穩定性、一致性,不論是工業產品還是農產品,從前端生產,到后端檢驗檢測,全程需加強管理,做好“品控”;其次,是要重視品牌的“所有權”,從行業協會到企業主體,時刻都要有“品牌”的概念,要及時把新產品、新技術和優質特色資源轉化成產品品牌,包括商標、地理標志等;再次是要講究傳播技巧,產品外觀設計直接關系到品牌傳播,在設計中可以地域文化底蘊與產品特色結合的方式來推廣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