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1年04月23日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史曉露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站在新起點,四川如何起步?全省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提出,要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新征程如何起步?尚未走出會場,思考與行動已經開始。
堅持“四個不摘”要求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
會議指出,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任重道遠。
“‘防返貧’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即便全省最后的深度貧困堡壘已經攻克,涼山州扶貧開發局局長王永貴的目光,仍然集中在脫貧戶身上。他表示,接下來,涼山將嚴格落實過渡期內“四個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嚴防發生規模性返貧。
脫貧不脫幫扶。“不會馬放南山。”涼山州木里縣政府辦副主任(掛職)、省林草局生態旅游發展中心生態旅游科科長陳偉已在木里奮戰了3年。此前,他參與編制了《木里縣生態旅游扶貧規劃》。他說,木里的部分脫貧戶增收基礎并不牢,自己的工作遠未到結束的時候。
省扶貧開發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接下來,我省將繼續向重點鄉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扎實抓好東西部協作、省內對口幫扶、定點幫扶和社會幫扶。
除了政策發力、幫扶力量不撤,繼續激發內生動力也是鞏固脫貧成果的著力點。
“關鍵是強化基層組織。”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達州市渠縣定遠鎮團寨村第一書記、達州市委組織部黨員教育宣傳中心副主任吳榮華認為,帶動農民持續增收,首先是要發揮好黨員干部“領路人”的角色。
持續增收,產業做大做強是關鍵。“我們將用新技術、新模式帶動更多農戶增收。”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阿壩州茂縣六月紅花椒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何有信透露,合作社正在推廣花椒菌新品種,并采取包技術、包菌種、包回收方式,讓農戶足不出戶就能掙錢。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全鎮園區座談會的時間確定了嗎?”4月22日中午,代表鄉黨委來領取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獎章和證書的薛舒心和同事聊起了工作。按照約定,23日中午,這位綿陽市平武縣壩子鄉黨委書記要和市縣兩級專家“會診”,確定當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點工程——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方案。
薛舒心介紹,擁有生態優勢的壩子鄉,仍有諸多產業潛力尚未發掘。“下一步,只要用好現代農業園區這個抓手,一定能夠實現產業振興,把綠色食品賣出個好價錢。”
振興鄉村,培育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是重要抓手。哪怕是到了表彰大會現場,涼山州德昌縣麻栗鎮大象坪村村支書安此哈還在翻閱鄉村旅游資料。大象坪村早已實現脫貧摘帽,但在安此哈看來,村里人的增收基礎還不牢固,想要把日子過得更好,整合全村資源、發展鄉村旅游是條不錯的路子。
無獨有偶,巴中市南江縣赤溪鎮西廂村也把目標鎖定在振興鄉村產業上。“在脫貧攻堅中,我們通過三產融合發展,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下一步還要繼續加強農旅融合,增加村民收入。”西廂村黨支部書記張培軍說,西廂村緊鄰南江玉湖長灘、云頂茶鄉兩個國家4A級景區,生態資源良好,近年來圍繞“五古文化”——古橋、古樹、古井、古石、古牌坊,建設村落文化,在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的同時,鄉村振興也初見成效,全村100余名脫貧戶參與鄉村旅游,實現集體經濟年收入30萬元。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接續推進鄉村振興,要把人才培養作為重要抓手。”回首這幾年的工作經歷,廣元市劍閣縣普安鎮黨委書記羅永茂感慨,在脫貧攻堅中,基層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緊緊依靠人民,激發出巨大潛能。下一步要重點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大對村兩委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的培養力度,持續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