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11月18日
融會貫通抓學習 知行合一促落實
◎本網記者 李婭妮
初冬時節,寒風凜冽,甘孜大地卻處處涌動著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熱潮。連日來,雅江、理塘、稻城等南路片區六縣的各級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積極研究謀劃重點工作貫徹落實措施。大家紛紛表示,要抓住機遇、砥礪前進,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和省州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奮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展現新作為。
緊密聯系實際 掀起學習熱潮
日前,雅江縣召開縣委常委會會議,第一時間圍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以及全州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工作會議精神進行交流學習。會議要求,要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全會等重大會議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決策部署,堅定不移把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作為新時代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動園區建設,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多做貢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立足新形勢,適應新變化,高瞻遠矚地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指明了方向。雅江縣定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縣委中心工作相結合,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搶抓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建設的機遇,認真謀劃明年工作思路和重點舉措,加快制造業和服務業發展,為雅江縣‘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堅實基礎。”雅江縣委書記劉宗建表示,雅江縣將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咬緊“中國松茸之鄉”品牌,高質量、高標準建設中國雅江松茸產業園和昆地生態農業開發示范基地,加快推進松茸交易中心建設,結合木雅藏寨4A級景區建設,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園區變景區,并把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作為“三農”工作的“牛鼻子”牢牢抓在手上,納入鄉村振興領導機制統籌推進,抓好規劃布局、政策支持、機制創新、配套服務等工作;同時,大力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做好特色農牧業和水電資源、優勢礦產資源、旅游資源開發等工作。
巴塘縣日前召開縣委常委會會議,專題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會議要求,全縣上下要深入學習全會精神,深刻領會、學深悟透,并結合工作實際,抓好貫徹落實。縣級領導要深入聯系鄉鎮和分管部門,督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情況,確保全會精神在基層落地見效。
“‘發展’‘雙循環’‘科技’……是全會關鍵詞。單單是‘發展’一詞就在公報中出現了72次,這些都指明了我們工作接下來的主攻方向和重要著力點。”州委常委、巴塘縣委書記汪玉瓊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巴塘縣當需搶抓機遇,不斷解放思想、樹立底線思維、保持戰略定力,立足“三篇文章”致力興縣富民。一是做強“農特篇”,按照高山、半高山、河谷三梯次開發原則,大力推進糧經、養殖、中藥材集約化規模化發展。二是做優“工業篇”,堅持“兩條腿走路”,按照“新廠新辦法、老廠老辦法”思路,積極協調推進電解制氫項目進駐甘眉工業園區,穩步推進卓帆水泥項目及砂石資源特許經營落實落地。三是做活“文旅篇”,建立“旅游+文化”模式,依托G318線地理位置優勢,沿線串聯不同主題、打造高原江南5大景觀。
貫徹新發展理念 不斷開創新局面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發展理念,嚴格落實綠色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有關要求,11月13日,稻城縣委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第六次(擴大)學習會。會議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宏觀高度,描繪了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發展藍圖,為我們指明了未來發展的方向。全縣各部門、各鄉鎮一方面要迅速組織廣大干部職工原原本本學、聯系實際學、突出重點學,另一方面要審視發展的成效、發展的基礎和各項措施等,結合稻城實際把握新發展階段,勾畫好稻城發展藍圖,開啟“十四五”新征程。
稻城縣委書記曾關和說,下一步,全縣將持續發力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州委決策部署,積極融入全省“一干多支”區域發展新格局;守牢生態底線,貢獻上游力量,主動融入、主動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立足實際、認真思考、強化措施,既要推動“農業多貢獻”決策部署落實落地,堅持在農旅融合發展上做“文章”,又要著力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外通內聯,更要堅持“旅游強縣”戰略不動搖,優化旅游產業布局,完善產業鏈條,并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助推鄉村振興,為全州同步實現全面小康貢獻稻城力量。
“要吃透精神、領會實質,聯系工作實際,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轉化為得榮工作實踐。” 11月4日,得榮縣委書記雷建新在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會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時說。會議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謀劃長遠,按照黨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會議要求,全縣上下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學習貫徹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脫貧攻堅下基層、專題講座、中心組學習等多種形式把全會精神宣講到位,確保全會精神在得榮家喻戶曉、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得榮縣屬全州少林縣,河谷地帶植被稀少,少雨干旱、山高坡陡、生態脆弱……結合縣情實際,雷建新表示,該縣將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推動生態農業、全域旅游、清潔能源‘三輛馬車’并駕齊驅上想辦法、出實招,鞏固脫貧成果,因地制宜培育壯大特色主導產業,以全產業鏈發展思路推進‘5個萬畝產業’發展。下一階段,得榮縣還將借鑒‘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的思路,探索‘農旅結合’‘以旅促農’發展新模式,積極構建新的經濟增長點。”
堅持以學促干 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理塘縣“十四五”規劃的編制工作正持續推進。“新發展格局為我縣‘十四五’發展帶來了重要機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理塘要積極探索有效路徑,作出應有貢獻。”理塘縣委書記格勒多吉表示,對產業發展的先決性、基礎性條件方面頗有所獲地說,“在謀劃‘十四五’的關鍵時期,我認為關鍵抓手還在于‘三破三樹’。一要打破傳統思維,樹立高質量發展理念;二要打破平均主義,推進集中集約發展;三要打破人才之困,落實康巴英才雄鷹計劃。”
連日來,理塘縣各級單位同鄉鎮抓實宣講、迅速組織、強化學習貫徹,結合創建全國市(州)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范州平安理塘建設和“十四五”規劃工作,利用專題學習會、工作例會、“三會一課”等形式,深入推進基層群眾宣講和入寺宣講,廣泛開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短短幾天時間內,已累計開展全會精神宣講82場次,覆蓋干部2355人次,覆蓋農牧民群眾和僧尼2000余人次。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藍圖。我特別關注‘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方面的全會精神解讀。”理塘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一負責同志告訴記者,州委作出創建全國市(州)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范州重大決定,并納入州委“三創聯動”總體部署統籌推進,是推進我州市(州)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范創建的最有利契機。現階段,要緊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對標創建任務,堅持學有所指,按照聚焦“1+1”、抓實“117”和防止“6倒扣”的工作方法,切實推動我州社會治理現代化示范創建工作取得實效,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實效。
11月13日,鄉城縣召開常委會會議,專題傳達貫徹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會議要求,黨員領導干部要先學一步、深學一層,融會貫通,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推動全會精神在鄉城落地落實,用以指導實踐。
鄉城縣委書記曹建奎從“加強學習宣傳”“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強四治聯動”“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以及“保持創先爭優”六個方面提出具體的貫徹落實要求。他表示,要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握生態無損害、發展可持續、群眾能受益的發展原則,緊緊圍繞鄉城縣的文化旅游、特色農業、光伏產業,以建設現代農業園區為載體,不斷提升園區規模化、品牌化、科技化、組織化程度,讓園區成為該縣產業發展的有力支撐;還要以招商引資為牽引,不斷改善政務服務水平和投資環境、配套能力,讓企業成為帶動該縣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以群眾利益為重心,不斷完善企業帶動、群眾參與的產業惠民政策,讓群眾成為產業發展的直接受益對象。同時,要堅持正確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堅持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真正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落到實處,把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作為全縣干部群眾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大貢獻和最大責任。此外,針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提升方面,曹建奎指出,要逐步形成治理有效的善治格局,高度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加大傳統村落的保護,加大大數據和天眼、雪亮工程等的使用,提升管理服務能力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