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06月23日
傳承創新發展 惠及藏區百姓
本網訊 中藏醫藥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認可,不僅具有簡便、經濟、有效等特點,也是我州農牧民群眾尋醫問藥的首選。2006年,中藏醫藥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伴隨著產業扶持政策落地、產業體系不斷完善,根植于雪域高原的中藏醫藥產業也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近日,記者從州經信局獲悉,今年以來,我州中藏醫藥產業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響,進一步優化中藏藥材種植基地區域布局,抓好中藥材種植育苗技術研究、藥材技術培訓和推廣,督促藥材種植企業做好田間管理,完成春耕備耕生產,不斷擴大產業規模,藥材種植面積達9.41萬畝。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醫療物資保障困難的實際問題,引進口罩生產企業落戶瀘定縣。投資767萬元實施應急醫療物資儲備體系與口罩生產線項目。截至目前,基本建成10萬線潔凈車間200余平方米,建成平面口罩生產線、N95蝶形口罩生產線。
此外,我州繼續加強對制劑、中藏飲片加工企業的生產指導,抓好企業的復工復產。積極動員企業投入防疫工作,藏青蘭公司、德格宗薩公司等企業疫情期間捐贈各類藏藥、飲片物資價值20余萬元。加強對藥材加工企業的協調服務,組織落實企業參加省內外重要展銷活動,協調色達金馬飲片廠GMP認證工作的到期續簽。并結合“6+1”現代產業體系及“10+2”現代農牧業產業體系的構建,加快制定中藏醫藥產業推進方案,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分解落實責任,力爭到2022年產值年均增長速度在10%以上。
州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州深入落實“產業富民”和“健康甘孜”戰略,按照區域經濟產業化、產業發展規模化的要求,堅持“政府扶持、政策引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醫藥并舉”的思路,積極培育壯大制藥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全面推動院內制劑提檔升級,努力打造康巴地區藏藥生產加工基地?;拘纬闪恕皷|部優先,南部、北部并重”的中藏藥產業區域體系。2019年,全州中藥材加工量達到254噸,中藏醫藥總產值突破13億元。到今年5月,全州中藥材加工量完成91噸,中藏醫藥產業實現總產值5.74億元。
記者 張亞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