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0年06月04日
四川在線記者 程文雯 雷倢
6月3日,成都市科技創新大會召開?!吨袊鞑?成都)科學城戰略規劃(征求意見稿)》向大會征求意見,《關于全面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關于支持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建設的人才行動計劃》也隨之發布。這座高起點高標準規劃的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將為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注入澎湃動力。
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
戰略定位
建設全國重要的創新驅動動力源、全國重要的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全國一流的高端創新要素集聚地、全國領先的創新創業生態典范區
建設目標
到2025年,將初步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學城
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城
到2050年,全面建成全球一流的科學城
高點起步 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今年初,中央正式提出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戰略定位之一,同時明確支持成渝地區以“一城多園”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學城。
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成都清楚,特殊的歷史使命要求西部科學城在規劃建設中擁有更加開闊的國際視野和更加宏大的發展格局。
看全球。倫敦依托全球金融中心優勢,誕生全歐洲50%的金融科技初創公司、30%的獨角獸企業;東京依托創新資源富集優勢,集聚了日本30%高校院所和40%大學生,專利轉化率高達80%;上海集聚了超過700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450余家外資研發中心,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國際國內先進城市的發展歷程說明,要構筑增長極和動力源,必須積極搶占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看本底。當前,科技革命正深刻改寫著全球競爭規則、重塑世界創新版圖?!耙粋€城市的競爭力有很多,但科技創新才是其核心競爭力。”四川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言榮說。成渝地區有121所高校、18個國家重點實驗室、7290家高新技術企業和87個眾創空間,而成都成功孕育出西南地區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以及18家獨角獸或準獨角獸企業……深植于城市的創新基因,讓成都有了走向世界的底氣。
借智全球,從一開始就站在高位謀劃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建設?!拔覀兘梃b吸納了日本筑波、英國牛津劍橋、深圳光明、上海張江等國內外科學城的先進經驗,組織了由兩院院士領銜的50余人專業團隊開展深入研究?!背啥际姓嚓P負責人介紹。
以此為契機,成都將著力打造面向未來的創新載體、營造最具活力的創新生態,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
四大理念 構建“一核四區”為主的空間功能布局
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戰略定位明確:建設全國重要的創新驅動動力源、全國重要的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全國一流的高端創新要素集聚地、全國領先的創新創業生態典范區。
定位背后有四大理念作為支撐:堅持科學鑄魂,暢通“從0到1”基礎研究的最初一公里;堅持融合共生,遵循“物理有界、數字無邊”的發展模式;堅持生態賦能,構建圈層思維引領的創新生態體系;堅持場景引領,推動科研組織范式從供端研發向需端牽引變革。
科學城總規劃面積361.6平方公里,由“一核四區”構成,形成“核心驅動、協同承載、全域聯動”的發展格局?!耙缓恕奔闯啥伎茖W城,打造具有全國重要影響力的原始創新高地。“四區”即新經濟活力區、天府國際生物城、東部新區未來科技城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基地,協同構建創新功能突出、創新服務完善、主導產業領先的“二次創新”承載地?!耙缓怂膮^”通過數字鏈、創新鏈和價值鏈與全市66個產業功能區相嫁接,開辟科學城發展的拓展空間。
面向未來,成都提出2025年、2035年和2050年三個關鍵時序節點的建設目標。到2025年,將初步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學城;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城;到2050年,全面建成全球一流的科學城。
政策保障 構建創新生態系統
當天發布的《關于全面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關于支持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建設的人才行動計劃》明確,從載體、人才、金融、營商環境、主體培育等方面,形成覆蓋從初創型科技企業到科技型中小企業再到創新型領軍企業全鏈條的政策保障,著力構建互利共生、高效協同、開放包容、宜業宜居的創新生態系統。
成都提出,鼓勵企業創辦研發機構,對骨干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建設的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給予最高1億元綜合資助;支持企業建設“城市未來場景實驗室”,持續推出1000個示范新場景,對驗證成功的項目納入成都新經濟創新產品目錄;支持企業創新產品首購首用,持續推出1000個新經濟新場景新產品,促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同時,創新科技管理制度,將建立重大科技項目、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揭榜掛帥”制度、科研項目經費“包干制+負面清單”制度,賦予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
抓住人才這個“牛鼻子”,成都提出12項舉措。其中,特別明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才流動,面向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青年人才實施社會保險、工作年限同城認定,以人才的高效流動、協同發展帶動區域共興;明確鼓勵人才向成都東部新區集聚,圍繞城市“東進”和成都東部新區未來科技城建設,推出落戶安居、生活補貼、職稱評定等定制化舉措,引導人才集聚東部新區,加速推動“未來之城”成型成勢。
“支持力度很大。”成都先導藥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李進表示,“政策不僅關注了高端領軍人才,對青年大學生、新職業人才等各類、各層級人才都有涉及,很實在。相信未來成都一定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