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19年11月01日
7120項參評,400項成果獲獎
●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是省政府設立的我省社會科學領域最高規格的獎勵
●最終評選出的獲獎成果中,榮譽獎1項、一等獎20項、二等獎80項、三等獎299項
本網訊(張舟 記者 張立東)10月31日上午,四川省第十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頒獎大會在成都舉行,隆重表彰2016年至2017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以及為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激勵全省哲學社會科學戰線邁步新時代、展現新作為。
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是省政府設立的我省社會科學領域最高規格的獎勵,是展示我省社會科學研究水平、研究成果、研究力量的重要平臺,評獎活動每兩年進行一次。按照相關規定和程序,我省于2018年7月啟動評獎工作,哲學社會科學領域以及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并積極參與,共有7120項成果參評,涉及馬列科社、黨史·黨建、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社會學、歷史學、民族學等眾多學科領域。經過嚴格的評審程序,最終評選出獲獎成果400項,其中榮譽獎1項、一等獎20項、二等獎80項、三等獎299項,集中展示了兩年間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取得的豐碩成果。
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甘霖出席會議并講話,代表省委、省政府向獲獎的各位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祝賀,向全省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他希望大家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找準差距不足,明確方向路徑,努力爭創一流,加快推動我省由社科大省向社科強省邁進。要高揚思想旗幟,做理論傳播的主力軍,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主動研究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引導干部群眾更加精準地理解把握,更好用以指導實踐。要堅定文化自信,做文化薪火的傳承人,堅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一體傳承,更好彰顯哲學社會科學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要主動服務大局,做黨委政府的智囊團,聚焦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面向世界做學問,著眼全國搞研究,立足四川謀對策,為黨委政府提供科學專業、切實管用的參謀服務。要堅持立德修身,做優良學風的踐行者,樹立“士以弘道”的價值追求,保持“精益求精”的治學態度,秉承“行己有恥”的敬畏精神,更好擔負起為祖國、為人民立德立言的使命。
會上,副省長王鳳朝宣讀四川省第十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獲獎名單。大會向獲獎代表頒發證書。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教授霍巍代表獲獎者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