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12月23日
●全州283個村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已全面完成,完工率100%
●電力上完成投資2340萬元
●366個貧困村落實特色產業基地126720.4畝,扶持和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226個
●41個貧困村幼兒園建設項目均已完工,完工率100%。
本網訊(記者 宋志勇)今年以來,隨著脫貧攻堅深入推進,全州各地各部門繼續深入細致做好相關工作,確保脫貧攻堅再戰再勝。記者近日從州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截止12月15日,從22個專項部門工作推進情況看,水利上18縣(市)283個村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已全面完成,完工率100%;電力上完成總工程量的98%,完成投資2340萬元;能源和產業上為366個貧困村落實特色產業基地126720.4畝;扶持和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226個;教育上有41個貧困村幼兒園建設項目均已完工,完工率100%。
全州農村能源建設和農業產業扶貧方面,為366個貧困村落實特色產業基地126720.4畝,各類牲畜總增128210頭(只、匹),養殖中蜂4073箱;建成牧草基地28665.5畝、圈舍976個、牲畜暖棚743座;發放農機具204臺套;扶持和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226個。新村扶貧方面:有200個村莊生活垃圾治理項目均已完工,完工率100%;3084戶危房改造(藏區新居)建設已全面竣工,完工率100%;完成五改三建16551戶、新建廁所186座、安裝路燈12606盞、安裝太陽能熱水器7799臺、新建入戶路544.999公里、村內聯戶路硬化294.19公里、村道硬化1113.13公里。在教育扶貧方面:41個貧困村幼兒園建設項目均已完工,完工率100%。在貧困家庭技能培訓和就業扶貧方面:完成建檔立卡勞動者技能培訓8570人,完成目標5815人的147%。在生態扶貧方面:完成劃區輪牧29.5797萬畝,退化草原改良15.7萬畝,人工飼草地建設2.8178萬畝,黑土灘治理0.8343萬畝,毒害草治理0.4173萬畝,均完成目標的100%;完成集體公益林森林生態補償239.896681萬畝,完成前一輪退耕還林補助資金兌現4.93萬畝,完成禁牧補助756.7993萬畝,草畜平衡獎勵1104.8008萬畝,均完成目標的100%。2處重大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均已完工;6處排危除險工程均已完工;70戶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工程建設已完工。在健康扶貧方面:318個村衛生室建設項目均已完工,完工率100%。
從各縣(市)情況看,為抓好便民服務助力脫貧攻堅,瀘定縣對該縣10個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的各項制度從工作紀律、工作態度、服務質量等方面再完善、再細化,以方便群眾辦事為目的,開展培訓15場次,現場指導65余次;實行縣級部門集中辦公,在縣政務中心設立城鄉社保等10個便民服務窗口,通過公開欄、服務指南、辦事須知等形式,公開服務事項、辦事程序、申報材料,做到公開透明,全面提升為民服務效能,確保便民中心高效運轉。色達縣發展和培育專業合作社40家、龍頭企業3家;組織517名群眾參加短期務工,實現務工收入86.48萬元;開發公益類崗位884個,帶動679名貧困群眾就地就業;采取“流轉+公司+農民”模式,打造格薩爾文化商貿園區,8個深度貧困鄉鎮、1543戶、5722人將分紅受益。白玉縣投入45萬元完成22個脫貧村廣播“村村響”的安裝、調試;投入13.08萬元,完成22個脫貧村436戶貧困戶電視“戶戶通”的安裝、調試。新龍縣已建成優質黑青稞基地1萬畝、紫皮馬鈴薯基地1萬畝、俄色茶種植基地1萬畝、養殖犏母牛1萬頭。理塘縣新增就業361人,完成目標的103.14%;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5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0人,均完成目標的10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2014級藏區“9+3”免費教育計劃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95%,完成目標任務的100%;開展貧困家庭勞動力技能培訓17期,共計886人次;開展勞務品牌培訓146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4.3%;青年勞動者技能培訓103人,完成目標任務90人的114%。巴塘縣為創建非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助農增收,目前已有23個非貧困村申請扶持基金,發展水果種植、食用菌栽培、農產品加工等產業,直接受益群眾達300余戶、14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