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7月14日
■王佐
1936年8月,北上的紅二、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形成了南北呼應、夾擊敵人、實現會師的有利態勢。但就在這時,張國燾又企圖把部隊引向青海和甘西北,想另創一個局面。朱德為實現三大主力會師,同張國燾又進行一場艱難的斗爭。
兩個方面軍共同北上時,為統一作戰指揮起見,中央書記處決定以朱德為總司令,張國燾為總政委,依照中央和軍委的決定,指揮三個方面軍的作戰事宜。9月13日到17 日,黨中央、毛澤東連電要求四方面軍迅速北出至隆靜大道,進占界石鋪及以西地段,否則將被敵截堵隔斷。9月16至18日,西北局在岷州召開西北局會議,主要討論政治形勢及黨的策略和戰略方針問題。朱德在討論中發言說:“中央的策略路線是正確的,是隨著形勢的發展而發展的”。“統一戰線工作和各個工作部門都有密切關系,要把一切視線都引到這方面來。要首先說服我們的干部和戰士都重視統一戰線工作,反對斗氣、報仇等行為”。朱德的發言是對張國燾的錯誤思想的一次開導。會議第三天,張國燾突然宣布“辭職”(他是西北局書記),朱德說:他不干,我干!找來作戰參謀,著手制訂北上行動計劃。當天黃昏,張國燾又同意繼續開會。會上,多數人都支持朱德的主張,張國燾只好表示“少數服從多數,犧牲個人意見”。于是,會議通過了《通(渭)莊(浪)靜(寧)會(寧)戰役綱領》,決定“爭取與一方面軍會合為目的”。
但岷州會議后,張國燾先行趕到在漳縣的四方面軍前敵指揮部,向沒有參加岷州會議的前方負責人宣傳他西渡黃河的主張,并向部隊發出停止北進、掉頭向西的命令。朱德得知張國燾擅自改變行動部署、變北上為西進的情況,立即意識到這是關系到紅軍前途命運的大問題。他于9月22 日凌晨3時致電張國燾,對突然改變計劃“不勝詫異”,“靜、會戰役各方均表贊同,陜北與二方面軍也在用全力策應,希勿失良機”。同時提議在漳縣再召開西北局會議。并打電報給黨中央,揭露張國燾對北上方針發生動搖,并打算根本推翻《通、莊、靜、會戰役計劃》。
9月23日,西北局會議再次在漳縣召開。一向以平和、寬厚著稱的朱德,在這關鍵時刻,同張國燾展開激烈的爭論。他一再闡明:四方面軍北上同一方面軍會合,對整個形勢是有利的;現在迅速北進,可以不經過同敵軍決戰而實現會合。岷州會議決定是西北局成員集體討論做出的,張國燾即使是書記,也要根據會議決定來工作,為什么到漳縣就完全改變了?這是關系到組織原則的嚴重問題,應當弄清楚。張國燾蠻橫狡辯,極力宣傳他主張西進。這次會議否決了朱德堅持北上的意見,決定紅四方面軍西進,紅軍隨之撤出通渭。朱德等將張國燾已決定紅四方面軍西渡黃河、按西進計劃行動的情況電告中央,并請中央明令停止西進,將今后行動方針見告。中央隨即連發三電,批評說服張國燾,并強調指出:“中央明令已下,請電令部隊仍回占通涓,其余跟即北上。”
而此時張國燾的西進企圖也因黃河對岸已進入大雪封山季節難以實現。9月27 日,朱德和張國燾、徐向前聯名電告中央:“尊重你們的指示和意見”,“決仍照原計劃東進,以出會、靜,會合一方面軍為目的,部隊即出動”,“決不再改變”。最終,紅一、二、四三個方面軍于10月在甘肅會寧地區勝利會師。
從朱德與張國燾的斗爭中,可以看到朱德同志在關鍵時刻,為了貫徹執行黨的正確路線、為維護革命隊伍的團結所表現出的一個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他為紅軍長征勝利所作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今天,我們弘揚朱德的優秀品質、革命膽略、卓越才能和優良作風,繼承他的未競事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就是我們對朱德同志的最好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