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09月21日
◎王朝書
下午,堂嫂給先生我們送來了包裹。
我們在網上買的衛生紙、牙膏到了。村里的電商,正式營業兩月了。先生我們也享受到了電商的福利,送貨到家,減少了上街的麻煩。
大概三個月前,堂嫂到鎮上接受培訓。那時,堂兄即對先生我們說,村里要辦電商,選中了堂兄家。這是國家項目,一村只有一戶。要配備電腦等。
要有電商了,先生很高興。他說,早在電視上看到,外地村民通過網絡,將當地特產水果、干果、肉類等等,賣到世界各地。如今,村子也有這樣的機會,真是太好了。
先生和我并不是網上購物或網上銷售的先行者,甚至對網上物品,我們起初還心存質疑,不敢相信。畢竟,沒有眼見。可身邊網購的同事越來越多,有的東西質量確實不錯。我們也就試著在網上買一些吃的。新疆的大棗、山東的驢肉、內蒙古的烤羊肉、黑龍江的魚、陽澄湖的大閘蟹、福建的柚子、海南的菠蘿蜜……當坐在康定家里品嘗著來自華夏大地的美味時,先生和我不由感嘆,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可以享受過去集中供應的特權。
舊時,所有生存物資的供應都是等級的。金字塔頂尖的人,才能享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朝貢。其實,清朝時期,所謂皇家享用的滿漢全席,不過是全國各地集中供應的一種象征。
網絡時代,打破了過去的一個中心。每個地方,都可能是中心。這個地方,不管地理位置有多偏僻。如,先生我們在電視上曾看到的,茶葉。有的茶葉產地,在深山中,但卻被全世界所關注。借助于網絡,借助于電商,不少地方改變了過去的面貌。
村里要有電商了,小琴、萍姐等人,很激動。她們說,這下在網上購物就方便了。東西,可以直接寄到村里,而不用到鎮上去取了。如今,村里人網購,不僅需要到鎮上去取件。還每個件,要給3元。
我不清楚,小琴她們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網購的。小琴說,網購確實好。便宜。村里人在網上買的物品,從孩子的衣服、褲子、鞋子,到電器,到建材,種類繁多。去年,我表弟就在網上買了一臺雙開門的電冰箱,他說,比在鎮上買要便宜好幾百。堂兄修別墅時的木地板,也是網購的。
村里,年輕人幾乎都會網購。老人,雖不會,但他們也知曉網購。有時,他們有需要,也會讓年輕人幫著買。前些天,我的二姨媽,就讓我幫她在網上買了一部1000多的手機。
先生我們原想,村里人已有了豐富的網購經驗,也清楚通過電商能將本地特產賣到更遠的地方去,有了電商平臺后,大家應想法將村里的核桃、櫻桃、柿餅、花椒及花卉等借助平臺賣出去。可是,當堂嫂的電商正式營業時,每天,她的任務是從縣城取回包裹。而沒有一個件,是從村里寄出的。
當然,先生我們無力為村里人創建一個品牌。盡管,小琴我們研發了不少美食,但我們確實無法批量生產。
傍晚,先生我們出門轉路,堂兄家門口堆了好些包裹。堂嫂正給村里人打電話,叫他們來取件。
看著那些包裹,先生和我有些難過,這意味著,村里的經濟,流出的多,流回的少。村里人并沒有占據到市場。反而,被外地市場牽引著消費。
我對先生說,看來,網絡時代,每個人都是中心,這并不一定。村子,這樣下去,始終還是會處于邊緣的。
先生說,網絡時代,給了每個人都成為中心的可能。能否成為中心,則取決于和個人的生命覺知。頂天立地之人,世界才可能以他為中心。才可能在世界中,得償所愿。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