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05月29日
◎鐘芳
全書以韋斯特的巴爾干之行為藍本,以穿越歷史和現實的厚重道白,細膩而遼闊地呈現了南斯拉夫人的心靈,以及巴爾干半島600年滄桑的歷史與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狀況。在這片曾經戰火與苦難交織的大地,家國情懷與愛恨情仇是如此炙烈地炎烤著他們的靈魂,但是,這里的人們卻始終洋溢著熱烈、浪漫、堅韌、耿直的品性。
久遠的歷史和獨特的地緣,讓巴爾干這個歐洲火藥桶始終充滿了謎一樣的色彩。對于中國人,前南斯拉夫《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等無比經典的電影,不知鼓舞過多少熱血青年。英國作家、評論家、記者麗貝卡·韋斯特所著的《黑羊與灰鷹》,以自己三次深入巴爾干地區旅行為線索,通過與當地市民的深度對談,并在參閱大量史料的基礎之上,回顧了巴爾干的前世今生,考察了眼前所見之現實問題,為我們生動地描摹了一幅巴爾干歷史與民族風情的浩瀚長卷。
全書洋洋灑灑以百萬字的篇幅,分上中下三冊,追溯了巴爾干歷史上源于民族、宗教、地緣等因素的內外政治糾葛和軍事沖突。瑰麗的語言,雄渾的思想,對社會和現實熱切的描繪,以及對當地各民族不羈命運的詰問,讓這部鴻篇巨制成為書寫巴爾干地區的重要歷史作品,也被廣泛認為是關于曾經的南斯拉夫以及整個巴爾干地區最具啟發意義的一部書。作品問世以來,廣受好評。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盛贊韋斯特是“世界上獨樹一幟的新聞工作者”,紐約時報更是認為“韋斯特不僅極大地拓展了‘旅行文學’的寫作范圍和形式,也為這種寫作注入了深度的思考??梢哉f,《黑羊與灰鷹》是這一文學領域的扛鼎之作?!闭菑倪@部作品出發,韋斯特繼續創作了有關紐倫堡審判、南非種族隔離等問題的一系列紀實作品,直至晚年仍多次進行長途旅行,且筆耕不輟。劇作家蕭伯納曾評價稱:“她的文字智慧而犀利,這是我所不能及的?!?/p>
“黑羊與灰鷹”是韋斯特筆下的一個隱喻,它源于斯拉夫人中流傳的一篇關于拉扎爾大公在科索沃戰役中英勇作戰,卻在戰爭尾聲時為烏克·布蘭科維奇背叛,最終慘敗的著名詩篇?!盎寅棥保笳髦蜖柛煽嚯y之人的內心始終涌動著一股為神圣犧牲的、如鷹般洶涌的渴望,“黑羊”則代表了他們以“被獻祭的羔羊以毀滅的姿態達至永恒”的祈盼。全書以韋斯特的巴爾干之行為藍本,以穿越歷史和現實的厚重道白,細膩而遼闊地呈現了南斯拉夫人的心靈,以及巴爾干半島600年滄桑的歷史與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狀況。在這片曾經戰火與苦難交織的大地,家國情懷與愛恨情仇是如此炙烈地炎烤著他們的靈魂,但是,這里的人們卻始終洋溢著熱烈、浪漫、堅韌、耿直的品性。韋斯特以汪洋恣肆的筆墨,既寫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在崢嶸歲月中的奮力抗爭,也以理性的筆調,忠實記錄下了這些民族在面對厄運和宿命中,頑強生存的樂觀精神。正是這種時而熱忱,時而冷峻的刻畫,使得被稱為“歐州火藥庫”的巴爾干,自始至終都充滿了深邃而迷人的歷史魅力。翻開巴爾干不屈的歷史畫卷,這些民族在戰前以及戰后一些時候,曾扮演了奇特的角色。他們一直信仰基督教,受土耳其或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因為統治者的治理無能而受盡苦難與奴役。并且統治者還陰險地制造事端,使其各部相互爭執不和,從而永遠無法團結一致進行反抗。而事實卻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卻反而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團結力量,直至19世紀和20世紀,他們于各個時期多次贏得獨立……
本書的寫作,大部分來自韋斯特的旅行親歷。有與南斯拉夫人的個人對話,也有對巴爾干地區不同城市和國家的探訪。韋斯特運用自己的聰慧和博識,將社會學、民族學、人類學、語言學等知識熔于一爐,以優雅的筆觸鑄就了這部不朽的史詩,她對世界上一個尤為紛繁復雜的地區的深入調查,處處閃現著激情、睿智、愛與恨、以及對生命本能的渴望。它是我們了解巴爾干復雜歷史不可或缺的一本書,更是巴爾干歷史與民族志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
韋斯特一生對現實中的政治與社會問題投注了巨大關懷乃至畢生精力,被認為是20世紀最優秀的思想者之一。這些關懷與思考成為她寫作的精神源頭,也以其鮮活的思想張力,凸現出其深刻的歷史觀照。正如《紐約客》主編威廉·肖恩所說:“麗貝卡·韋斯特是一位必將在英國文學中占據一席之地的巨人。同時代的作家沒有誰寫出了更紛繁睿智的散文,或更為清楚地洞悉了人性之幽微與世界之繁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