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08月11日
織密交通網 打通致富路
本網訊 近年來,我州著力脫貧攻堅、大力推進交通建設,筑就一條條“發展快速路”“最美產業路”“脫貧致富路”“生態綠色路”和“惠民幸福路”。一條條穿云“天路”逶迤而來,在脫貧奔康中創造一個個奇跡,譜寫一曲又一曲感天動地的交通傳奇。
“通過交通攻堅,通村公路實現了硬化,和平村一下就成為人均收入萬元村,不少村民購買了小汽車?!睘o定縣興隆鎮和平村支部書記劉顯虎說,以前3米寬的羊腸小道,如今已改擴建成6米寬的水泥路。
和平村緊靠著牛背山景區,過去由于通村公路等級低,村民出行難、運輸難。村里不通公路時,村民養的豬賣不出去,種的核桃、花椒也運不出去,村民賺不到錢,生活非常艱難。劉顯虎深有感觸地說:“通道不便捷,本地資源再豐富也是白搭,現在有了致富路,土特產‘身價’漲了一大半?!?/p>
抬腳走上水泥路,出門坐上公交車。6月22日,雅江縣在車站舉行了該縣建制村通客車全覆蓋通車儀式,標志著雅江縣偏遠貧困地區群眾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瓶頸徹底打通。
“今天雅江縣每個村子都通客車了,對于老百姓來說是一件大事,價格實惠,出行也安全。我被選上了客車司機,在自己家門口就可以掙錢了,感謝黨和政府!” 該縣八角樓鄉木澤西村村民仁則尼瑪樂呵呵的稱贊起如今的變化。
此次建制村通客車全覆蓋共投放33輛小型客車,實現了雅江縣113個行政村全覆蓋,為沿途廣大農牧民群眾的出行帶來安全、舒適、便捷、經濟實惠的乘車條件,徹底解決了出行難、乘車難的問題,對改善農牧民群眾生活條件、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和實現全面脫貧奔康具有重要意義。
如今,在全州幅員15.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0%的鄉鎮、建制村通硬化路,100%的農村公路實現安保工程和客運設施全覆蓋。以脫貧攻堅為契機,以路串聯產業基地、美麗鄉村、旅游景點,以點連線、連點擴面、連線成片,傾力建設“產業致富路”“生態旅游路”“幸福小康路”,為全州群眾開辟脫貧增收新渠道,實現“修好一條路、發展一片產業、脫貧一方群眾”的目標,打通脫貧增收“最后一公里”,安全暢通的農村牧區公路也已成為甘孜農村牧區產業發展、農牧民脫貧增收的“助推器”。
從羊腸小道,人背馬馱,到砂石公路,再到通鄉油路和水泥路,甘孜各族群眾見證了“路”的變遷。如今,縱橫交錯的公路四通八達,一輛輛大貨車、小轎車、摩托車滿載著豐收的喜悅來往穿梭,繁華美景處處可見。
記者 丁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