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9月13日
■張閑語
8月7日開始,整整一個月時間,四川迎來一場對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環保“大考”。考試主題明確。中央環保督察組重點督察四川省黨委、政府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情況;具體題目清晰。群眾打來的每個熱線、寄來的每一封信,督察組發現的每一個問題。
從立秋到白露,在我們經歷節氣變化的同時,也切實感受了環境的變化。曾經令人苦不堪言的油煙、噪音問題有了較大改觀,一些污染嚴重的小企業、小作坊紛紛關停。在中央環保督查滿月之際,多地出現了藍天,刷爆了朋友圈。無論是從現實效果,還是群眾感受而言,在這次大考中四川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堅定的政治擔當,讓督察成為了工作動力。有些地方面對中央環保督查組的到來,如臨大敵,不僅手忙腳亂,而且遮掩修飾。顯然這就缺乏一種政治擔當,自身沒有把綠色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到位,自然就會擔驚受怕。四川把綠色發展作為治蜀興川戰略的發展主線,并把生態文明建設貫穿到具體工作之中。有了實實在在的環保舉措,自然就有了底氣。
把環保督察作為重大政治考驗。省委書記、省長以身作則,省領導帶隊赴市(州)一線開展環境保護等專項督導,市(州)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既掛帥又出征,親自研究部署迎檢工作,親自協調解決重大問題,親自督辦重要案件。四川從上到下都把環保督查當成一種查漏補缺,當成一種工作倒逼,自然就讓督察成效顯著。
鮮明的人民立場,確保了信訪案件的辦理質量。群眾利益無小事,無論是油煙擾民問題,還是廣場舞的噪音問題,或者是村辦企業的污染問題,只要是群眾關心關切的事情,都必須要及時查辦,快速整改落實。能夠解決的,必須立馬解決,不能一時解決的,要邊督邊改。
創新辦理方式辦理群眾環保舉報案件。從案件督辦明白卡,到出臺相關規定以單獨文件形式強調相關干部選拔任用與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直接掛鉤,從建立環保督察問責機制,到實施“三單督辦”,其目的就是為了切實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為了給群眾一個滿意的答復。截至9月6日,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案件8848件,已辦結5835件,實現交辦不過夜、核查不漏項,從辦理效果來看,環保整改都贏得了群眾的認可。
長效的制度保障,讓美麗四川可期可待。面對群眾的信訪舉報,各級干部在妥處環保問題的同時,舉一反三,從根源上分析原因,拿出長效之策,實現了標本兼治。用老百姓的話來說,不能只是在環保督查月較真碰硬。環保問題雖然是一個大問題,但也涉及到民生利益,不能搞“一陣風”,也不能搞“一刀切”,而是要從環保基礎設施投入上、機制體制上,制度規定上去謀劃思考。
四川著力于法治建設,打出了長效治理組合拳。出臺《關于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進一步體現和落實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相關要求的暫行規定》《四川省環保工作職責分工方案》《環境保護督察追責問責工作機制》《四川省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和追究工作溝通協作辦法,構建起責任追究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