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9月13日
本網訊 瀘定地震發生后,為全力保障群眾救助渠道暢通,州委群眾工作局“12345”政務熱線服務中心滿負荷運轉,通過“度度皆為民”的實際行動,全面提升工單辦理水平,提高群眾滿意度。
立足服務有“速度”。地震發生后,“12345”政務熱線服務中心立即啟動特殊緊急事項聯動機制,將群眾“急難愁盼”提級提速,17名話務員全量上崗保證24小時服務在線,應急調配9名經驗豐富的話務員在重點時段上崗,進一步提升簽單、派單、催單、回單速度,涉震工單必須在2小時回應、4小時辦結,落實專人點對點跟蹤督辦,確保規定時間內辦結回復,快速閉環,切實提高從線上到線下的傳導及辦理效率。
著眼為民有“溫度”。自地震發生至今,共接聽群眾來電2128通,其中,涉震工單1527條,主要涉及詢問災情、求助聯系失聯家人、救援隊伍進場、災后疫情政策、災后志愿報名、詢問捐贈方式、領養受災孤兒等事宜。對其中涉及緊急求助救援工單,第一時間上報州應急指揮部機動救援組,轉派相關承辦部門(縣、市),核實地震受困人員求助信息,幫助受困人員得到緊急救助。對失聯群眾家屬來電耐心安撫、答疑解惑,疏導群眾情緒。
聚焦辦事有“力度”。完善知識庫內容,及時更新出行、氣象、防疫等群眾關注的知識點,對涉震工單制定話術模板,統一答復口徑,提升一次性辦結率,做到應答盡答,指導涉震縣(市)做好轉辦工單答復與群眾解釋工作,及時回應群眾訴求。同時,發揮“12345”工單預警功能,對群眾反映較多、關注度較高的熱線問題,及時分析研判,為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參考。
州委群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