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1年04月21日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打好種業翻身仗。種業處于農業產業鏈上游,是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事關國家農業安全。去年以來,四川省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甘孜分公司結合甘孜農牧業發展實際,借助甘孜州財金互動“政擔銀企戶”政策東風,聯合農業銀行甘孜分行積極發揮政策合力,將金融動能注入高原種業發展全鏈條,突出支持本地種業創新發展,為高原農業發展插上了科技“翅膀”。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高原種業振興是提升甘孜生態特色農業競爭力的核心所在。省農擔甘孜公司、農業銀行甘孜分行堅持問題導向,擔當作為,創新破解種業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努力為甘孜農業發展貢獻金融力量。”四川農擔甘孜公司總經理助理華茜對記者說。
立足優勢,培育高原種業“芯”龍頭。青稞、馬鈴薯、牦牛等是我州的主要糧食作物、優勢畜種。但是長期以來,全州沒有一家正規種業公司,高原農牧業生產所需種子、種苗、種畜生產能力低,種子供給保障能力弱。四川農擔入駐甘孜后,針對甘孜高原生態農業發展實際,與農業銀行甘孜分行合作,與州、縣農牧部門對接,分析高原種業發展現狀,瞄準高原種業骨干,按照“10+2”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要求,以甘孜州盛世綠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甘孜縣哦呀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等本土種業公司為龍頭,創新金融支持方式,借助甘孜州財金互動“政擔銀企戶”政策機制,拓寬抵(質)押物范圍,以信用為主,由農擔公司增信、農業銀行增貸,去年以來先后為兩家公司提供了500萬元融資貸款。
育引繁推,助推生態種業“一體化”。“惠農擔貸款真是‘及時雨’。在了解到我們企業出現資金困難后,根據青稞種子生產銷售周期長、質量控制難度大的現狀,省農擔、農業銀行給我們推薦了‘政銀擔’風險分擔融資模式,我們企業目前沒有符合銀行規定的抵押物,農擔公司還創新地引入了用機器設備作抵押協議的反擔保模式,解決了我們的融資難題。在提供大量資金支持的同時,還降低了企業生產加工環節存在的風險,公司育繁推業務十分順利。”甘孜縣哦呀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鄢昌林說。
據了解,針對高原生態農業種業企業發展融資需求,我州將現代種業納入“10+2”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給予重點支持,州農牧農村局、州財政局、人民銀行甘孜分行、銀保監甘孜分局四部門聯合出臺《甘孜州財金互動“政擔銀企戶”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農業產業發展貸款風險補償金制度實施方案》,更是將種業納入支持范圍,同時,省農擔和農業銀行還積極開辟貸款“綠色通道”,推行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授信“一站式”服務,最大限度提高貸款審批和發放效率。農業銀行瀘定縣支行為甘孜州盛世綠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開展綜合評級授信,并為其提供“套餐”式信貸服務,通過生物資產抵押為客戶提高授信額度,并簡化貸款手續。
通過金融資金輸入,甘孜州盛世綠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甘孜縣哦呀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分別與省農科院、甘孜州農科所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兩家企業分別取得了馬鈴薯、青稞種薯生產經營許可證,形成了馬鈴薯、青稞 “一體化”體系,開啟了高原種業發展的新局面。目前,甘孜州盛世綠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引進了5個馬鈴薯原原種,建立了脫毒薯原種繁殖基地24.8畝,預計年生產脫毒馬鈴薯種薯2000萬粒,一級原種基地1.6萬余畝,年生產一級種薯將達到5000余噸,年可在全州推廣2萬余畝,今年將重點在石渠、雅江、道孚、爐霍、瀘定縣推廣;甘孜縣哦呀農牧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與甘孜州農科所的合作,取得了康青7號、9號等品種的授權,在全國第一個取得了青稞常規品種的生產經營許可證,公司牽頭在甘孜縣建成青稞良繁基地5000畝,今年在全縣將推廣優質青稞良種20000畝。
高原種業“芯”龍頭的培育,育繁推“一體化”體系的建立,將有力推動高原現代種業的發展,成片成帶成規模促進六大片區現代農業產業帶發展,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助推民族地區鄉村產業振興。
本網記者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