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田杰)“十三五”是我州全面脫貧攻堅的決戰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如何推進全州“三農”工作卓有成效展開?3月14日上午,記者采訪了忙碌之中的州農委辦主任任楊志貴。
面對記者的提問,他胸有成竹地說:“全州“三農”工作將嚴格按照州委‘一個目標、兩個關鍵、三件大事、五大理念、六大戰略’總體工作格局,以脫貧奔康統攬‘三農’工作,以創新發展引領農業轉型升級、以協調發展促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以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開放發展提升農業質量效益、以共享發展實現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努力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
在一番抽象的表述之后,他隨即用數據進行了闡釋:到2020年,產業發展提檔升級,農業供給側改革取得突破,全州建成特色農業產業基地100萬畝,特色林果產業基地100萬畝,糧食生產基地100萬畝,特色養殖小區100個;農業科技支撐能力顯著提升,現代農業提質增效;農業農村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農村發展活力得到充分釋放;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全州農業總產值達到100億元,年均增長6.3%,農業增加值達到70億元,年均增長5.5%,糧食產量達到30萬噸,肉產量達到10萬噸,奶產量達到10萬噸,特色農產品達到100萬噸;農村基礎設施明顯改善,農牧區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住房難、通訊難、收視難等問題基本得到解決;農村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農村社會更加和諧穩定,基層政權更加牢固;新村建設扎實推進,農村面貌顯著改變,全州建成幸福美麗新村2188個,80%的行政村基本實現“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的目標;農民收入大幅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全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800元,年均增長13.4%,人均收入基本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扶貧攻堅取得重大成果,如期全面實現精準脫貧,全州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360個貧困村全部摘帽,農牧區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
藍圖美如畫,關鍵靠實干。眼下,全州各地正在脫貧攻堅的征程中,用一雙雙神奇的丹青妙手揮灑著我州“三農”工作的錦繡畫卷,一幅幅幸福、美麗、和諧的鄉村新圖景已逐漸在廣袤的田野和牧場上鋪展開來。
這正如楊志貴在結束采訪時所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我們一定要以‘產業富民’為著力點,大力培育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逐步形成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托,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牧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為骨干,其它社會力量為補充的層次多元、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農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并力求在通過加力發展高原現代特色農牧業,奏響一支支產業富民的幸福交響曲,真正實現農牧業產業興、農牧民生活富、農牧區村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