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張靜雯 寧力)今年以來,州檢察院以法律“七進”為抓手,深入農牧區開展以《信訪條例》為主的法治宣傳教育,全力推動“法治信訪”建設,提升了檢察機關公信力和影響力。
釋法說理到鄉村,著力突破“就案辦案”“坐堂辦案”的傳統辦案模式,精心選擇社會影響大、群眾反響強烈等一大批不捕、不訴案件,以深入案發地和案發現場召開“以案說法”不捕、不訴現場會、現身說法的方式,充分運用法、情、理相結合、相促進、相聯系作用,深入開展釋法說理,做到辦理一案、教育一片、深入民心。
信訪答復到戶。針對實名信訪舉報,采取“大接訪、大走訪、大下訪”與“檢察官與舉報人見面、檢察官與被舉報人見面、檢察官與涉及單位見面”相結合的方式,進村入戶與群眾零距離接觸,聽取群眾意見,接受群眾評議,解決群眾訴求,提供法律咨詢,做到件件依法辦,事事有結果,群眾有回音。今年以來,共排查處理有傾向性、苗頭性矛盾糾紛34件,依法受理群眾來信來訪78件次。
案例警示到人頭。按照用情動人,以理服人,法治育人的原則,選編了由40余件典型案例組成的《普法宣傳手冊》,主動送案例到農牧民群眾中、到結對認親戶家中、到信訪群眾手中,取得了案例說法、警示教育、法治引路的成效,引導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的法治觀念,無理取鬧、纏訪鬧訪、以訪牟利等非法信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下訪進駐到村組。緊密依托“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群眾工作全覆蓋、依法治州等載體,采取“一次黨課、一次民意調查、一次法制講座、一次民主生活會”的方式,組織優秀黨員、優秀檢察官、州縣(市)檢察長定期深入鄉鎮村組和社區開展“一月一進駐”活動,著力下訪上訪老戶、非訪戶、纏訪戶,收集訴求,調解糾紛,做到了現場調解、現場答復、現場定責、現場交辦。今年以來,共派出120余名干部進駐村組,化解信訪矛盾35件。
預防監督到基點。充分發揮檢察建議促進社會管理創新的積極作用,依法對全州行政機關和工作人員進行法律監督。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一些不作為、亂作為情況,積極延伸行政執法監督觸角,全力監督行政部門規范行政管理制度化建設情況,充分運用檢察建議形式,大力督促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職責,有效地預防職務犯罪,推動社會管理規范化、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