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牧民得實惠
本網訊(何才華)7月2日,雖然太陽熾烈,但在鄉城縣尼斯鎮馬色村活動室院內,席地而坐的450多名群眾正全神貫注地聆聽宣講員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和形象的比喻對政策法規的宣講,不時報以笑聲和掌聲。
接到州委宣講團“和諧鄉村行”小分隊和本縣“三下鄉”活動在馬色村舉行的通知后,距離馬色村15公里的17戶崗色村民早早吃過午飯就騎上摩托車往活動舉辦地趕。在此次活動中,村民們聽政策法律宣講學知識,看文藝表演飽眼福,健康體檢得實惠,科技咨詢學技術,可以說得到的全是實實在在的實惠。
“聽了宣講,我們明白了很多道理,對一些法律規章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對建設和諧社會珍惜幸福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戴著遮陽帽坐在最前排聽完宣講的丁真大爺說。偶有心悸、眩暈癥狀的丁真大爺聽完宣講后來到義診點檢查身體,“大爺,你血壓有點偏高哦,酥油茶不要喝得太濃,平時飯菜要清淡些,要注意吃藥。”拎著免費的降壓藥物,丁真又前往農技咨詢處領取優質元根良種并咨詢了蔬菜種植管理等。當天下午,丁真大爺和其他村民一樣收獲滿滿。
“三下鄉”活動于7月2日到3日分別在鄉城縣尼斯鎮、沙貢鄉和洞松鄉舉行,三個鄉鎮1400余群眾參加活動。
情牽扎溪卡草原
本網訊(記者 張磊 文/圖)“省委‘三下鄉’工作組不遠千里來到我們美麗的扎溪卡大草原,克服缺氧、強紫外線照射和說來就來的暴雨,仍然堅持為我們演完了精彩的文藝節目,非常讓人感動,”石渠縣色須鎮俄多一村支部書記降擁尼瑪激動地說。
石渠縣平均海拔4000米,在洛須鎮、色須鎮和蝦扎鄉,“三下鄉”的文藝工作者和科技、衛生、法律專家把文化和宣傳送到了農牧民群眾家門口,讓石渠偏遠農牧民群眾在活動中切實感受到了黨的關懷和溫暖。
石渠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楊國華對記者說,平均海拔4000米的石渠縣條件艱苦,這樣大規模的“三下鄉”活動在石渠縣還是第一次。活動為石渠縣干部群眾帶來了豐富的文化、科技大餐,送來了群眾期盼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