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縣溫拖片區作為我州東北部唯一的半農半牧區,屬山地寒溫帶氣候,豐富的降水可滿足小麥、青稞等農作物一年一熟的熱量要求,這里的人民世世代代依靠寬闊平坦的河谷,安享這吮吸了雅礱江水的肥沃土壤,一步步把腳下的土地鍛造成為雅礱江上游青稞商品糧基地的重要示范基地。
2009年,在州委、州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德格縣委、縣政府傾情傾力傾智,全面拉開溫拖片區扶貧攻堅大幕。幾年來,溫拖片區始終堅持以優質農業為主導,廣泛采取科學的種養殖方式,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走出了一條扶貧攻堅創新之路。
■ 德宣 文/圖
突出資源優勢
夯實脫貧基礎
片區充分利用河谷地帶土地肥沃的優勢,發展優質型和規模化農業產業,在中扎科鄉雄托村、同鳩村、曲公村投資600萬元資金,硬化通村公路3.14公里,戶道硬化3.8公里,新建4條安全飲水管道近17公里,新建垃圾池三個。在原《溫拖片區扶貧攻堅規劃》的基礎上,結合正在實施的精準扶貧工作和群眾工作,以當地農牧民的實際需求,不斷做實、做細、做詳規劃方案。同時,充分整合好縣上的項目資金,通過州、縣、鄉、村四級聯動帶動老百姓參與扶貧連片開發,并不斷加大農牧民群眾脫貧致富技術培訓,放寬土地流轉相關審批限制,推動農村土地集約化、規模化經營,逐步探索出“集約化經營、規模化生產、機械化作業、產業化發展”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2009年到2014年,共投入扶貧資金2788.2607萬元,實施“尚巴甲”、移民搬遷、住房解困、安全飲水、良種推廣、村道建設等工程,完成雅礱江德格段16座吊橋的建設,大大緩解了片區4個鄉約3萬農牧民過江難的問題。新建5條共19.9公里通村公路,硬化7條共4.96公里連戶路,極大方便了農牧民出行;新建6條共37公里安全飲水管道,徹底解決了農牧民飲水難和飲水不安全的問題;新建51座共25畝蔬菜大棚,為片區產業轉型和長遠發展起到了引領和示范作用;把12200畝土地作為良種推廣地,既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又促進了現代農業的推廣。此外,專門投入55.5萬元教育資金,改善片區寄宿學生生活,為貧困農牧民發放516.22萬元救助資金,讓貧困地區農牧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實施科學種植
提高農業效率
按照省州關于提高糧食產量的相關要求,該片區投入200萬元資金在中扎科鄉雄拖村建設康青7號機耕、機播、機收高產示范片400畝,食用馬鈴薯基地100畝,蔬菜鋼架雙拱雙膜溫室大棚15座,并購買了3臺小四輪拖拉機、3臺七行播種機、3臺耕整機、1臺聯合收割機等現代農機具,全面鋪開了溫拖片區發展現代農業的序幕。
同時,縣農牧科技局安排12名技術人員到雄托村開展為期半個月的蹲點指導,并邀請吉峰公司技術人員進行農機操作現場實訓。截至目前,片區針對青稞、馬鈴薯種植開展現場實訓3次,培訓農牧民500余人次,辦科普展板1次。如今,通過技術人員到示范片進行田間測產,初步預測青稞畝產將達257.9公斤,農戶自種地預測畝產202公斤,畝增幅將達27%以上。溫托片區現代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的發展之路逐漸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