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洼龍鄉絨差村整村推進房屋風貌改造。
■ 羅凌 文/圖
近年來,巴塘縣立足少數民族地區實際,依托浙江東西扶貧、雙流新津對口支援和省級單位對口幫扶,通過“七大千萬工程”加快推動了精準扶貧步伐。
富農惠農扶貧千萬工程。通過建立瑪咖、酸石榴、蔬菜等特色基地帶動了貧困群眾有效增收。著力解決覆蓋全縣19個鄉鎮122個行政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180個困難問題,建設9座同心橋、2條同心路、15條同心渠。
陽光惠民扶貧千萬工程。讓農牧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完成11個寺廟線路、消防栓和飲水管道改造,實施7座寺廟危房改造工程,實現16座寺廟通路、17座寺廟通電通電視通電話、13座寺廟通水,持續開展愛國守法寺廟和民族團結進步寺廟創建活動,發放獎勵資金500萬元。將494名貧困僧尼納入低保、五保和醫療救助范圍,發放救助資金88.8萬元。
防災減災扶貧千萬工程。發布各類災害預警信息56期,做到迅速預警、及時防范;培養了一批防災減災隊伍,整合使用防災減災機具,妥善處置了“4·21”中咱森林火災次生災害和12個鄉鎮的28起地質災害,讓5000余名貧困群眾直接受益,防災減災工作走在全州前列,獲得全省先進。
安居關愛扶貧千萬工程。讓10個鄉鎮、592戶貧困農牧民告別危房。改造棚戶區330戶,將廉租房與安心工程打捆,建設310套住房,改善貧困對象住房問題。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達到19%;加快推進中咱、措拉兩所敬老院建設,維修改造9個貧困村老年人活動中心,建成中咱及夏邛2個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
健康惠民扶貧千萬工程。為全縣農牧民補貼購買醫療保險,切實減輕群眾負擔。堅持開展農牧民健康免費體檢和送醫上門義診活動,加大白內障、包蟲病等公共衛生疾病防控力度。嚴格落實計生三項制度,惠及貧困群眾515戶2574人。建成黨巴、中心絨2個鄉鎮標準化衛生院,建成31個村級衛生室,打造“川滇藏結合部藏區群眾最滿意醫院”。
文化宣傳千萬工程。高起點打造了藏區第一支由貧困農牧民子女組成的“巴塘天籟童聲合唱團”,已成為北京著名將軍后代合唱團第一支少年分團。建成122個農家書屋和44個農民體育健身項目,發放并安裝1100套村村通直播衛星設備,覆蓋19個鄉鎮、15座寺廟。配備16個鄉鎮文化資源共享設備,農牧區公益電影放映1464場次,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
同時,還實施牽手暖心扶貧千萬工程。今年,還將啟動“寺廟路燈點亮”工程。截至目前,巴塘縣實現80%行政村通路、95%行政村通水、90%行政村通電、95%行政村通電話和90%行政村通電視。全縣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基礎設施得到有效改善,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顯著提高。全縣貧困面逐步縮小,群眾的幸福指數正在不斷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