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甘組軒)今年以來,瀘定縣把軟鄉弱村集中整頓作為解決“四風”突出問題的重要抓手,針對后進黨組織在組織領導、陣地建設、班子隊伍、發展環境方面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采用“四抓四治”措施,推動后進基層黨組織整改提高、晉位升級。
抓組織強保障,夯實整頓責任治“拖、磨”。對后進村和存在的問題,采取“鄉鎮黨委班子成員、共建共創機關黨支部成員、走親訪親小分隊負責人、包村干部和聯系鄉鎮的副縣級黨員干部掛帥”、“4+1”模式駐村開展整頓,選派12名縣級領導掛牌督辦,鄉鎮黨委黨員領導班子成員13人、群眾自愿遴選包村干部13人駐村幫扶整頓,共建共創支部、結對認親單位確保每天有人蹲點幫扶整頓,“五支隊伍”堅決做到晉位升級不達標,選派單位不脫鉤、蹲點干部不撤回。建立工作例會、臺賬銷號、責任追究三個工作機制,倒逼“推動工作”這一目的,確保整頓工作落到實處。堅持工作例會制度,全面掌握情況,研究解決問題;建立臺賬銷號制度,確保整頓一個、見效一個;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強化責任追究,對整頓工作不敢動真碰硬的鄉鎮黨政主要領導,予以調整;對軟鄉弱村整頓工作不力的縣、鄉、村領導,給予黨紀處分。縣委成立縣委書記任組長,縣人大、政府、政協一把手、縣委副書記任常務副組長,縣人大、政府、政協黨員副職任副組長,紀委、組織、宣傳、統戰、政法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督辦小組,隨時電話抽查,半月一暗訪,一月一督查,實行月通報制,有力地推動了工作落實。
抓陣地強功能,陣地形神兼備治“渙、散”。針對部分活動陣地“形神分離、作用微小、貌合神離”等問題,依托“三大攻堅”和“水電惠民專項行動”,增強基層組織“五服務”能力,提升基層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實現基層陣地“形神兼備”;按照“一個房子、一個壩子、一個圈子”“三個一”要求,縣、鄉、村三級聯動,部門、行業、社會資源多方整合,把88個有條件、有基礎、有優勢的村級陣地建成硬件設施規范化、標準化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圍繞“管”和“用”兩大任務,建立和完善切合實際、務實管用的基層組織制度體系,把規章制度、村情民俗、村風文化、先進典型、政策法規、科普知識、公開事項等,用簡明易懂、生動活潑的形式,上墻公示,強化基層組織陣地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構建群眾“服務基地”、“精神家園”。
抓班子強隊伍,提升能力素質治“軟、弱”。制定《瀘定縣不合格黨員處置辦法》和《不勝任現職村組干部處置辦法》,把好村組干部、黨員管理、作用發揮及出口關,2015年軟鄉弱村集中整頓中已懲處鄉村干部和不合格黨員共2名;通過以會代訓、法制宣講、觀看教育片等方式,組織召開宣傳發動會64場次,張貼、懸掛標語橫幅125條,印發宣傳冊、掛圖等36817份,組織鄉村干部農民黨員教育培訓23場次,召開集中整頓大會52場(次),讓每一名黨員清楚整頓原因,明確整頓措施;對村組干部的報酬實行基本報酬40%按月兌現,60%的作為績效考核,激勵村組干部履職盡責;推廣試點鄉鎮開展群眾遴選包村組干部工作經驗,3月底前全面啟動包村組干部遴選工作,運用好遴選結果,連續2次遴選不上的鄉鎮干部不能評先評優,不能列為后備干部。
抓基礎強整頓,優化發展環境治“窮、亂”。深化共建共創活動,指導軟鄉弱村找準發展路子,按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制定發展規劃,落實幫扶措施,已經指導村級黨組織研究制定符合實際的發展思路130條;實施“百里黨建示范長廊”創建活動,結合新村建設,加大對村項目、資金扶持力度,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引領群眾增收致富。加大對村級集體經濟的扶持力度,各鄉鎮重點培育1—2個示范村。德威鄉磨子溝村黨組織積極探索,流轉土地創辦集體企業,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制定經費管理辦法,督促指導村(社區)制定運維資金、辦公經費、服務群眾專項;采用村級全面自查、縣鄉重點抽查的方式,對全縣村級財務進行一次全面清理,著力懲處鄉村干部貪污腐化問題,重點查處辦事不公、優親厚友、搞“人情保”,截留、克扣、套取、冒領民生補貼資金,中飽私囊,侵吞征地拆遷補償款等問題,堅持“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