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19年09月18日
主題
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增強高質量發展動力活力
發布人
宋光輝 省委改革辦專職副主任
余華 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
楊品華 省科技廳副廳長
宣迅 省國資委副主任
王箭 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
史紹偉 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
用好改革開放這個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四川是怎么干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發布會上,媒體記者們普遍關注這一問題。對此,省委改革辦、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的負責人給出回答。□本報記者 梁現瑞 羅之飏
抓住關鍵時機 在三個窗口期推進經濟體制改革
經濟體制改革如何推進?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
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余華表示,四川經濟體制改革起步于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經歷了由農村改革到城市改革、由單項改革到綜合改革、由探索試驗到建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78年—1992年,改革探索階段;1992年—2012年,改革構建階段;2012年至今,改革深化階段。“三個階段也是三個關鍵時機,四川緊緊抓住這三個關鍵時期,分別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舉措,進而推動了經濟社會的發展。”
第一階段,四川率先啟動了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試點,寧江機床廠等6戶企業率先進行擴大企業自主權試點。第二階段,宜賓縣率先推進縣屬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成都市率先實施城鄉一體化綜合改革試點,探索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都在全國產生了很大影響。
從某種角度來看,三個關鍵時機也是改革窗口期,社會各界對改革達成了某種共識,改革動力強勁、阻力相對較小,成功的概率就大。反之,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機,推動改革的難度就會加大,成功的概率就會降低。
聚焦關鍵領域 在兩個環節切入,對接國家戰略
“用好關鍵一招,緊緊抓住關鍵領域。”省委改革辦專職副主任宋光輝認為,所謂關鍵,首先體現為“動全身之一發”,即要在大局下謀劃推進改革,主動對接服務國家戰略。我省實施“一干多支”發展戰略,對內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對外形成“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這就是四川當前的大局。服務好這個大局,要構建起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機制、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四川選擇在這兩個環節切入,就是抓關鍵領域。
所謂關鍵,還體現于“謀當下為長遠”。比如推出一批打基礎、謀長遠的改革舉措,當前推進營商環境改善、要素市場化配置、國資國企改革,都意在打基礎、謀長遠。
所謂關鍵,還體現于事關民生福祉。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優先位置,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聚焦什么、推進什么,比如教育體制機制、醫藥衛生體制、社會保障制度、司法體制和社會治理體制等方面改革。
黨的建設至關重要。要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持續用力正風反腐,進一步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體系。
落實關鍵行動 256項改革任務已完成226項
全面深化改革,關鍵在干。宋光輝透露,省委十屆四次全會確定的256項改革任務已完成226項,部分完成30項,合計完成率93.1%。
怎么做到的?宋光輝介紹,這是因為,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決策部署,把抓改革落實作為重要政治責任,強調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是抓改革的關鍵,確保中央各項改革舉措落到實處、見到實效。省領導以上率下、率先垂范抓改革。省委主要領導擔任省委深改組組長、深改委主任,主持召開省委深改組、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專項改革方案,既抓改革謀劃、統籌推進面上改革,又親自上手、撲下身子狠抓落實,對攻堅難度大、影響面廣的電力體制、國資國企等重點改革,親自部署改革任務、研究把關改革方案、從嚴督察任務落實。
省委建立了系列抓改革落實的機制,形成全鏈條抓落實的制度機制,包括中央改革部署對接落實機制、省委改革部署定期報告機制、黨政領導直接抓改革機制、重點改革現場推進機制、重大改革試點聯系機制、重點改革督察調研機制、宣傳引導促落實機制、改革目標考核評價機制等。
最新消息